为更好地培养信息类专业人才,韶关学院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指导思想,践行“回归工程、对接产业、支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创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该校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评价体系,通过实施“五大实践层次、五大成长环节、五大建设内容”,开展卓越工程师“全场景沉浸”培养实践。
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戴经国介绍,学院对接产业需求,新增企业工程实践环节,实践学分占比超30%,构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五大实践层次,科学合理定位各层次培养目标,训练内容阶梯递进。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来自真实工程项目,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完成,实现“工程实践全过程沉浸”,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韶关学院副校长赵三银介绍,学校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搭建企业研发平台,配备50余名校企导师,构建“团队组建、技术创新、项目申报、项目结题、成果发表”五大成长环节。学校还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学校100%的学生参与其中环节,80%的学生完成五大成长环节训练,实现“创新实践全项目沉浸”。
产教融合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一环。自2012年起,韶关学院相继成立中软国际软件学院、省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等。学校依托产业学院和试点学院,校企签订协议,共建专业、共建师资、共建课程、共建实验室、共建基地,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顺问题。
韶关学院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由企业经理任产业学院副院长,实现校企一体化管理。校企共同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办法;制定创新工作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管理制度;设立奖学金、开展全过程学业评价。
韶关学院长期坚持全方位、大力度的实践教学投入,新增2000多万元设备和2600平方米场地,建设10个创新工作室、6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建立开放式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企业运行机制进行招聘与考核,按方向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对外承接项目、探索前沿技术、团队研究学习、激发工程创新、自我完善成长,形成了未来工程师能力所需、长期良性运作的发展环境。
十余年的真抓实干,韶关学院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实现了培养方式从“灌输专业知识”向“锻炼专业技能”转变,学生行为从“被动学习消费者”向“主动工程创造者”转变。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以教学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以创新为中心”转变。
学生创新实践参与度显著提高。近3年,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46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1项。学生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项。
自2016年起,韶关学院“全场景沉浸”培养模式在学校10余个工科专业推广应用,惠及全校1.1万多名学生。相关成果在19所高校推广应用,取得良好实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张紫欣
(编辑 林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