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广州大学主办、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全国高端论坛在广州大学召开。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会。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出席论坛并致辞,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主持开幕式。
主会场现场
校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广州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他围绕教育和人才、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三点体会:一是教育和人才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不懈深化“三全育人”,聚焦创新能力培养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服务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二是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新引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要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发展有组织的科研,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切实服务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文化发展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高校要充分发挥在文化传承创新上的优势与作用,深入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工作,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服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会议第一阶段专家发言由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以“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主题,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所处历史地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时出现的三个难题:一是客观上大党管理困难,二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永恒难题,三是“四种危险”和“四种考验”是党内长期难题。对此,应该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方面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教授以“从大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的被动与主动”为主题,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基于国家历史背景、用时间发展逻辑指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由被动转向主动、局部发展到全面的过程,强调这一发展进程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联系一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以“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主题,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提出其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范围内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佑新教授以“习近平对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为主题,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十年中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系统梳理和阐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分会场现场
会议第二阶段专家发言由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主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以“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为主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价值目标,用大、富、全、美、远五个字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图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三维思考”为主题,从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以“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为主题,强调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何以中国化、何以“化中国”的历史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依据”为主题,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关系,阐明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自主的也是开放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以“改革开放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转向”为主题,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从工业化到共同富裕的转换手段。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为主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既不同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内生演进型道路,也不同于日韩新等东亚国家外发推进型道路,而是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地推进现代化的新道路。
会议第三阶段专家发言由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明星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迪斌教授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伦理性。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映红教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在辩证否定中推进理论创新。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丰清教授论述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经验和路径。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传光教授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揭晓教授阐释了“三个务必”的四重逻辑。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继红教授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面向。
会议第四阶段专家发言由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冉杰主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尚旗教授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维逻辑。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小龙教授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首席专家、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阳景根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阳松教授阐发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显著优势的认识。
最后,赵中源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与会各位专家从不同专业知识体系、学科理论背景及自身研究侧重观点出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观点与思路,对我们后续深化该领域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性和启发性。同时,他提出了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建构中的核心概念、哲学基础、基本理论要素如何理解和阐释?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究竟是什么?其内涵上具有哪些特殊性?基于什么依据把握其特殊性?第三,人类现代化有哪些普遍性规律和必须具备的要素?第四,如何看待中西方现代化差异性问题?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需进一步明确问题导向,尤其需要强化学理性研究,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理论界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广大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