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从化区科技活动周盛大启幕 广州南方学院成亮点
2024-05-25 22:19:00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5月25日,广州南方学院新综合楼大礼堂内,一场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从化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从化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宣传部、广州市从化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州南方学院承办,旨在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少年感受科技的魅力,树立尊崇科学家的人生价值观,推动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精彩开场,科技之光照亮未来

  启动仪式以一场充满创意和科技感的开场表演《sheesh》拉开序幕。表演者们通过精彩的舞蹈,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紧接着,一声悠扬的歌声在夜幕下缓缓升起,一首《逆光》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从化科技活动周的现场。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对梦想与未来的深情告白。

  最后,朗诵者深情地诵出了《科技托起强国梦,引领未来新篇章》。在激昂的语调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它如同巨轮,承载着民族的希望,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领导嘉宾,共襄盛举

  启动仪式上,从化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余峰总工程师、从化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申国海、从化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戚杰枝科长、广州南方学院夏亮辉副校长、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科研处蔡兴勇处长、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科研处顾洪江处长、广州华夏职业学院科研处郭汝丽处长、广州南方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苑俊英副院长、广州南方学院科研处严五胤处长等领导嘉宾出席,共同见证了这一科技盛事的启幕。

  广州南方学院夏亮辉副校长致欢迎辞,他表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和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无限动力,新时代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远的需求,需要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开放的胸襟投注到科技普及工作中去,广州南方学院作为本次科技活动周的主办方责任重大,我们将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普及教育资源优势,势倡导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为推动科技普及工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从化区各校各科普基地的科技创新科普工作,为师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科学魅力,不断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化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余峰总工程师致辞,他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绝对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优势。本次活动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城市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推测推动二次创业,当前从化在大步迈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而企业和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从化高校众多,10万大学生直接服务企业,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争取争先创新的热潮,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科研人员,不断提高、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颁奖盛典,表彰优秀

  在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从化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申国海给获得从化区科普讲解大赛青少年组一等奖的陈浩宇和二等奖的严一朵同学进行颁奖,从化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余峰总工程师给成人组一等奖的冯佳、二等奖的钟天蓝和顾大慧、三等奖的纪诗烨、李凤、刘爽、谢旖等优秀选手进行颁奖。此外,由广州南方学院夏亮辉副校长给荣获最佳组织奖的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南方学院等学校授予奖项。

  成果展示,亮点纷呈

  启动仪式后,现场还举办了科技成果展示活动。 其中,花卉种植“中国芯”、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施工人员智能安全系统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备受瞩目。此外,还有一系列社会性科技作品、科普展览、科普大篷车、互动体验等活动,让现场观众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力量。

  科技讲座,启迪智慧

  2024年5月25日,科技讲座《人工智能在身边》如期举行。讲座邀请了陈海山博士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让现场观众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合影留念,共同见证

  最后,与会领导嘉宾和获奖选手合影留念,共同见证了这一科技盛事的圆满落幕。

  本次“从化区科技活动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从化区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从化区的科技事业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