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向新课程标准落地实践、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探索的时代需要,北京师范大学与希沃联合发起素养导向数字化课堂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并于近期携手重庆丰都县教育委员会开启项目示范实践,以区域内科学学科为试点,共同开展数字化赋能、知名专家引领、理论实践对话、研培模式创新、成效成果验证的群智协同工作。
9月28日,“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示范项目——丰都县科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研修”启动仪式在丰都幸福小学举行,助力培育一批引领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革的区域骨干教师。
本次活动,丰都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县教委副主任罗廷超,丰都县教育委员会教育科科长孙红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高潇怡,北师大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示范项目负责人梁杰,丰都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向彦华,希沃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区域总监王曦与来自丰都县各学校的130名优秀理工科教师共同出席仪式,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课改深化发展,创新研修模式势在必行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及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针对教师的传统培训模式与发展模式开始愈加难以满足新时代专业进阶的需求,打造数字赋能、智能增效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支撑体系势在必行。
重庆丰都正处于素养导向数字化课堂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的首批示范点。丰都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县教委副主任罗廷超表示,全县近年来围绕“尚学丰都,丰美教育”发展愿景,着力打造校家社牵引的“丰美教育”品牌,期待借助此次研修实践以训促用,强化学科素养提升,推动教师更新学科知识,紧跟学科发展,从区域教师队伍中输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谈到整个项目的预期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强调,希望通过项目的开展,创新变革性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教研和科研支撑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转化低效问题,解决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名师引领资源缺乏、工学矛盾突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效率低下、专业发展内生动力薄弱等现实困难,提升参与教师的专业视野、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内生性体验,同时,为丰都县提供教育数字化支撑下的研训一体、研培训融合创新能力引领。
示范项目先行,引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那么,站在新起点、新视野下,如何有效开展示范项目?如何真正实现以点带面、以示范带动“多路”创新,从而构建更广阔的高水平教师发展体系?
对此,北师大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示范项目负责人梁杰给出了此次三方合作的行动方案。他详细介绍了即日起至2025年5月,项目分阶段实施的三大目标——新课标、新理念学习与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学习与应用,骨干队伍培育与优秀成果生成。项目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及基于设计的三轮行动研究,还有精细到学科教学知识普及、学科教学设计及实施等具体课程的培训实施方案,为示范项目的有序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参与领导、教师的共同见证下,北师大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示范项目负责人梁杰、丰都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向彦华、希沃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区域总监王曦共同启动项目,标志着“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示范项目——丰都县科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研修”正式启动实施,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教师研修模式建构及学科教师的深度参与,培养丰都县“三新”教育发展进程下的科学教师队伍,开启科学教育创新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探讨科学实践法则,聆听数字化之音
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在中小学教育“双减”工作中全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科学教师作为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的“播种者”,是点燃学生求知火花的“燃灯者”,更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教授高潇怡带来的《为理解而教: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在会上吸引众多嘉宾的关注。当前教育活动中有哪些常态问题亟待解决?在科学教育和科学学习之上,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立意指向?什么是“理解”?......该报告从教师真实实践过程中的场景样态出发,以核心问题结合案例分析的模式,深入浅出地给出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论与实践解法,从更多维度推动构建实用的教师人才培育新生态。
开放、协同、联动是教师创新研修培育的关键,而数字化也为此创造了新纽带。深耕教育15年,希沃通过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不断缔造多元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教育生产力高效释放,也为本次“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示范项目——丰都县科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研修”项目提供了新一代数字化网络研修平台及智能化研修服务,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动能。
接下来,希沃也将与北京师范大学持续深化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研究,全力打造校企合作的区域示范项目标杆,探索形成区域教师成长的更多创新路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