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白热化阶段,全省上下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发起了总攻。而贵州民族大学继续深化“一二六”战法,向挂帮的县乡村发动最强攻势。
贵州民族大学派驻镇远县报京乡第一书记黄介武(左一)带领群众修路
一个结合助农增收,即聚焦农特产品实施“校农结合”行动,把群众的“菜园子”向高校师生的“菜篮子”转化,打造农特产品进校园新样板,助农增收。
贵州民族大学派驻镇远县报京乡贵洒村第一书记郭油志帮助贫困户锄草
两套方案谋划振兴,即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精准设计作战方案,一是因地制宜实施以“短平快”为特色的产业扶贫方案,推进花椒、水果、蔬菜、林下养殖、小米及小米酒等产业发展;二是聚焦智志双扶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长效脱贫方案,构建了充满活力、平衡发展、持久长效的攻坚战法。
贵州民族大学派驻镇远县报京乡屯上村第一书记杨洋指导群众喂鱼
六个专项书写答卷,结合镇远县金堡镇、报京乡民族民间文化和自然资源等特点和优势,推出并实施了“六个专项”计划:一是“专项规划”,谋篇布局引领发展。贵州民族大学先后组织了社会建设与反贫困、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旅游规划、城乡规划等领域专家学者赴镇远县对接落实县域乡村治理、民族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等工作。二是“专项培训”,提升能力奋战脱贫。专门成立了“贵州民族大学——镇远县乡村振兴学院”,统筹抓好脱贫攻坚相关培训。三是“专项扶志”,培育激活内生动力。贵州民族大学通过文艺演出等形式,向老百姓讲解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宣传镇远文化旅游资源,引导群众转变思想,为实现减贫摘帽打下思想基础。四是“专项助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贵州民族大学设立了“弘毅奖学金”和“弘毅助学金”,专项用于奖励资助镇远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当地留守儿童(单亲)小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五是“专项助困”,聚焦解决现实问题。贵州民族大学大力开拓帮扶渠道,积极主动向报京乡党委政府和报京、冽洞、岔河等10个贫困村捐款捐物,切实改善被帮扶贫困乡村的办公及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六是“专项助农”,服务农村产业革命。贵州民族大学特别注重发挥高校优势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工作,紧紧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抓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