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海南枫叶教育大区第一届国际教育论坛圆满落幕
2019-05-31 18:47:00
中国教育在线海南站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9年5月28日上午,由海南枫叶教育大区主办的主题为“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的国际教育本土化实践与探索”的第一届国际教育论坛在海口市中改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海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冯文海,海南教育厅副厅长陶洪建,海口市副市长龙文海,海口市教育局局长历春等出席大会。300余名国内外教育专家,海南国际学校行业人士共聚海口,探讨国际教育在海南的发展、使命和未来。新学说创始人&CEO吴越受邀作为论坛演讲嘉宾及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出席 

  致辞环节
  海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冯文海在致辞中指出,海南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国际教育探索,不仅在于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将国际教育本土化,取长补短,探索适合海南发展和建设的国际教育体系。
  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龙卫东表示,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中国的教育、海南的教育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希望海内外教育专家和企业同参与海南自由贸易区、中国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本土教育,办好“家门口”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主题演讲环节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发表了主题演讲《先进教育 理念的再认识和本地化》。他在“国际化教育的挑战与思考”的报告中指出,国内的国际化教育将成为长期热点,但能否利用好教育国际化大发展的机会,给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还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他结合大量西方先进教育的研究案例,对西方教育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总结,并反思在当今社会,中国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新学说创始人兼CEO吴越发表主题演讲《新时代下天国际学校课程建设深析》。作为国际教育行业资深专家,吴越从常用国际课程和新时代下的课程需求两个层面、多个角度诠释了国际教育课程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吴越表示中国国际学校需要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及扎根中国、理解世界的课程。理解世界不是单纯的国际视野,而需要深度的学习。以中国的文化传承为核心并融合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做出来的课程才是真正能为我们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课程。

  中国新教育智库主席王永胜强调国际学校在海南的落地,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则下,用尊重、包容的心态,汇聚全球的资源,敢想敢说会干,拉动海南本土的教育发展。

  海南枫叶教育大区总校长王金英发表主题演讲《K12基础教育国际化课程本土化实践》。王校长详细阐述了枫叶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枫叶理念下的教育模式和体系探索及枫叶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体会,强调民办教育要做强做大,离不开一批懂教育的企业家及懂企业的教育家。中西教育优化结合,是一个伟大的课题,具有全球价值和意义。 

  “2035国际教育”圆桌对话

  “2035国际教育”的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新学说CEO吴越对话嘉宾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乐勇、广东国际化学校专委会副主任袁拔以及枫叶教育集团副总裁任鸿鸽,共同探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导下的国际教育发展方向。

  圆桌对话以“2035国际教育”为主题,聚焦海南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讨海南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陈志文指出,当地的国际教育应该首先满足海南本地人民更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希望未来不再推崇纯美式或纯英式教育,而是让中国的教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乐勇表示,经济的全球化必定会导致教育的全球化,而教育全球化有三个指标:资源的跨国界配置,要素的流动以及互相依存度的提高。如果海南能够建立一、两个成功的国际教育的模板,那么就可以为其他学校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任鸿鸽指出海南枫叶教育大区的成立也肩负着为海南发展培养精英人才的历史重任,可以预见的是,到2035年,海南枫叶毕业生会以独特的方式为海南自贸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坚信,海南作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国际化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未来前途光明。
  袁拔建议,国际学校在办学形态、教育理念、教育实施上都需要有所创新。海南可以考虑尝试引进创新在线课程、标准化体系,开办创新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到海南学习。
  新形势下,国际教育在海南成立自由贸易岛的背景下,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质量保障和提升的严峻挑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