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王娟丽,是一名初级、中级持证者,也是一名财经大学的本科生。在她十年的考证路上,她一直不知道财务的意义何在。直到了解CMA,直到选择了优财,她才真正领略到财务的魅力和魔力。那么,财务的魅力和魔力是什么呢?她是如何感受到的呢?下面让我们来看她的故事。
一、路在何方?
我叫王娟丽,一个半路出家的财务人员,从2007年踏入财务这个行当,一直在考证的路上跌跌撞撞,踽踽独行。从会计证开始,初级,中级,又自考了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的本科学历,一直到2016年。这将近10年的学习,我并没有感觉对财务这门学科学通了,总感觉自己还在山中,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国内的会计考试讲究实操,告诉你怎么记账,怎么让业务合法。时间久了,我觉得这份工作跟一个流水线工人一样,没有主导权,也体现不了自己的想法和对业务的思考。我周围有很多的实操会计,大家都像一个统计员一样,每月每年给数据统计好,用会计方法把结果表现出来,并尽力让他符合税法要求,不给公司添麻烦。做了将尽10年这样的工作,我烦了,流水线一样的财务耗尽了我对这个职业的热情。
曾经也在试图踏进CPA的荆棘之路,这是财务人员的终极BOSS,难度更大,考题也更变态,细碎又刁钻。但是它并没有脱离记好账的路子,只不过业务涉及范围即广又深。考察的是整个社会环境下所有经济范围,在我有限的工作生涯中,我肯定没有机会去涉及那么些行业,有必要花费五年时间去考这个证吗?况且我早已经步入中年。我思考我的职业生涯,似乎已无路可行了。
二、柳暗花明
2016年我在微博上开始关注CMA的宣传。我整整关注了一年,非常认可管理会计的理念,财务不是统计员,它是有能力和必要参与到企业经营和管理当中的,它不应该只是业务结果的汇总者,应该是公司经营的指导者,用专业的数据引导公司经营和发展,财务报表应该是公司战略的数字化体现,它应该走在业务的前面,应该刻画在公司每位员工的努力前景中。
这就是管理会计,它能够给我足够的视野,一览高山的全貌。我决定参加这个考试,尽管在考了10年并对考试厌烦透顶的情况下,我兴致勃勃的通过优财,这个被称为CMA的黄埔军校的地方,报考了CMA。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通过了CMA的两门考试。P1:410分,P2:380分。虽然并不是传说中的学霸学员,但是我从CMA中受益非浅。
三、前程似锦
来到优财后,让我欣喜万分,因为优财拥有非常优秀的授课老师,负责任的班主任,还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学员,让学习变得快乐又轻松。
杨晔老师让P1的理论知识变得特别接地气,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管理会计,第一步就是要建立管理思路,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从预算开始,内部控制,到成本管理,再到绩效考核,再到内外部财务报告,让企业战略规划在财务报表上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落实下来,P1让我明白财务是规划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我参加过代坤老师的面授课,代坤老师是个有学者风范的实干家,带着我们一层一层的揭开了管理会计的面纱,在实际企业中精采运用。王谦老师思路清晰,对 P2课程进行了出神入化的讲解,各种知识点,案例信手拈来。
CMA的P2整个课程几乎就是围绕企业资金来展开的。如果P1是金字塔的塔尖,P2就是一个坚实的塔基,它详细又具体的讲述企业资金安全高效的运用和筹集。从怎么最小成本的筹集资金,最优化的运用资金,到生产中的每一步决策:自制还是外购,精益生产还是批量,联合产品是继续加工还是直接出售,产品的本量利分析,保本点分析等。如果再深入,P1的成本管理和产品的保本点分析密切相关。P1中的转移品定价方法和P2中决策分析部份内容是一对好CP,整个CMA课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正常的企业经营流程是从筹集资金,组织生产,对外销售,产生利润,再组织生产这么一个过程,再高深一点的是怎么运用获得利润再投资,换取更大的利润。CMA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流程,先确立目标,再到实现,有理论,有方法。CMA是一种既可以细微到每一次采购的最优化,又可以放眼整个市场,从客户视角来定位产品的超前模式。
我坚信,通过CMA的学习,我会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四、心怀感恩
在优财的帮助下,我尽情地领略着CMA的风光,CMA将我前10年所学的会计知识串联成系统。我现在终于稍稍领略到财务这个行业的魅力和魔力,财务是个有创造性的工作,它不再是流水线工人,也不在是个死记账的账房先生。它可以创造,可以规划,并且是专业的,有逻辑的。
最后,我衷心的感谢优财,感谢CMA,感谢杨晔、代坤、王谦老师,感谢我的班主任王灿灿老师,是你们让我轻松考取了CMA,是你们让我拥有了一套完备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你们让整个班级轻松又活泼,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光。祝愿老师们都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优财能够越来越好,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优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申明:本文由CMA培训专家-优财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