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哈工程“食堂版”《沙漠骆驼》上演美食盛宴
2019-01-19 14:36:00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讯 近日,哈工程一首“食堂版”的《沙漠骆驼》在全校疯传起来,从滑溜肉片到西红柿炒鸡蛋,学校食堂的各种特色菜品,被拍成了一部诱人的汤火功夫片,并登上了许多网站和客户端。MV戳中的不仅仅是高校师生和家长,还有每个怀念大学时光、拥有食堂情怀的校友们。

  “天天排着长龙的小笼包子上了MV,我必须要转啊。”研究生张海亚在哈工程生活7年了,一部MV里有太多他的菜,他的爱,“每年回家前的最后一顿就是这小笼包啊,看着MV,闻着肉汁的香味,无肉不欢的我满足感爆棚。”一部MV勾起了工程学子多少舌尖回忆,火候、淋油、切菜、翻炒……MV开头这一系列动作场景丝毫不亚于《舌尖上的中国》。“美味的功夫下在了你们看不到的地方,”后勤集体崔凯说,“知道吗?哈工程食堂用油全部是九三、福临门的非转基因油,肉只用鲜肉不用冻肉。做个MV,让美味的食材看得见。”

  “在大学,师生吃食堂是一种习惯,为什么一定要到食堂吃?因为食堂‘安全’,但它再怎么安全,如果口感味道不到位,那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为了让师生吃得健康,与外卖、小吃店抢夺学生,学校一直没松过劲儿。三个菜的份饭每份6元,三年没涨过价,学校食堂菜价变动是需经学校批准。” “食堂版”《沙漠骆驼》主创、哈工程后勤集团党委书记任喜峰说:“这够吗?当然不够,现在大学生不但要吃饱,还要有美好的用餐体验啊,从不断高大上的就餐环境到不断推陈出新的菜品,我们高薪聘请的大厨做出来的面点保证放几天不硬。”正是带着这样的情怀,任喜峰一个多小时里便完成了这部MV的歌词创作。

  每个人在学生时代可能都有一道特别喜欢的菜,学生也可能因为喜欢某道菜而记住相应的厨师,哈工程校友们的记忆里可能永远也忘不了当初那个做“溜肉段”的老师傅吧。“白天黑夜交错,如此年复一年,服务着老师又服务了同学”,这句歌词的内容就是哈工程食堂厨师们的真实生活写照。都知道做大锅菜不容易,正常的厨师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朝五晚八”,做主食的师傅就更是天不亮就得起床。而且他们常年忙碌于闷热的大厨房,为了老师学生的饮食卫生,还必须戴着口罩和帽子,无论冬夏,日日如此。歌曲的演唱者之一、哈工程后勤集团质检员韩琳说道:“夏天的时候,厨师真的是大汗淋漓,像是在蒸桑拿,又呛又热,没有一个人的衣服不是湿的。” 
  MV里除了有两位主唱的心情,还有一张张学生们熟悉的厨师们的面孔,这就让哈工程的师生倍感温暖。“食堂的大师傅和学生们总会有那么一种亲切和默契。”吃了5年食堂的孟思源说:“走到熟悉的档口,师傅和我就像老熟人,点个头就知道吃点啥,那感觉就像是回家,那些喜欢的菜、喜欢的面孔上了MV,有一种情怀在我心里搅动。”

  四川来的饶泽靖大四了,食堂里几百个菜,肯定有他喜欢的辣子,那些味道也一定让他 “想起了家的温柔,勾起了我的乡愁,怀念起离家妈妈的味道”,这句歌词可能就是为他写的吧。每一位工程学子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触,而这些感触不为别的,只因学校食堂无微不至的关怀,党委书记任喜峰介绍说:“学校每年会为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准备免费的‘下车面’,毕业生在离校前也会收到学校免费赠送的‘饺子券’,这也就符合了东北‘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除此之外,我们学校每年都给学生免费的‘生日双蛋面’券,而且端午节和中秋节也会免费给师生们发放粽子和月饼,更人文关怀的是,我们学校师生的饭菜如果被打翻了,不论何种原因,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免费帮这个老师或学生重新打一份。”这一份人文关怀,也许就是食堂工作人员与师生之间建立起的“美食链接”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