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2021年分别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为有效总结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经验,持续深化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开展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访谈活动。本期专访嘉宾为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永清教授,王永清书记结合黑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工作特色及后续规划等内容详尽介绍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并对当前国内高校如何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思考和见解。
个人简介
王永清,男,汉族,现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三届省人大代表、十二届省纪委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林业部重点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课题20项,著有《政策研究方法》等著作3部,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先后在《林业科学》《中国软科学》《林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建设》《奋斗》以及人民网发表文章50余篇。
问:您如何看待当今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
答: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原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竞争格局、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于2015年5月和2021年10月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需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和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
“十三五”以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俱收并蓄、吐故纳新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典型做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适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和做法,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示范高校和实践育人基地,形成“百舸争流”、汇聚“才干力量”的新兴局面,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培养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接班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职责,在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创新创业教育之路还很漫长、任务艰巨,仍需“砥砺前行”。
需要认清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做到“固本培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有效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终生学习能力等更是关乎学生一生发展的内在素养。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固本培元”的需求。
需要持续对标国办文件的任务要求,持续夯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措施,做到“精准落位”。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加大力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机构、人员、场地、资金”到位,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将其充分融入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思政教育之中,构建适宜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精准实施创新创业人才所需的课程教学、实践训练、竞赛实训、创业孵化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培养。
需要充分调动师生内生动力,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措施,做到激励引导与底线要求 “双轨并行”。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及政策、条件保障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激励引导政策有利于工作起步,但底线要求确保工作的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员化、整体化的工作,需要从高校顶层设计上完善政策制度架构,融入到学生学习与实践、教师教学与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浓郁创新创业文化。
问:您能分享下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经验么?
答:黑龙江大学自2002年成为教育部“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构建了“面向全体、融入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分层分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育人引领功能,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效,形成了可推广的教学经验。
立足新发展,实施创新创业课程供给侧改革。靶向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标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形成“必修+选修+专修”“通识+专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分层分类进阶式”课程体系。一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需求设置课程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面向部分有创业志向的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提供创新创业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面向少数已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专修课程,提升精益训练和创业能力。二是筑牢创新创业学分基础,执行 “8(必修)+N(选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与成绩单,出台《黑龙江大学鼓励本科生利用创新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等文件,激发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三是提升教师开发设计课程和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主动性,出台《黑龙江大学关于鼓励教师从事创新创业工作若干意见》、《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价实施办法》等文件,将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学生项目实践实训、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等纳入教师业绩评价指标。
贯彻新理念,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内涵。遵循学生中心教学理念,以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按照“逆向设计为先、正向实施在后”的设计思路,改造升级现有课程,不断丰富建设内涵。一是将思政教育、新产业变革、新商业模式、新技术应用以及教学改革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形成一批“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就创融合”“产创融合”多点协同发展的课程资源,年均开设课程116门。二是开设“专业+创新创业”训练营、“专修辅修+创新创业”实验班,探索专创融合教学新途径,共举办53个班制。三是发挥科研反哺教学功能,设立创新创业教研和科研专项,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四是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支持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等教学方法实施混合式与互动式教学,全部实现课程小班化授课;采用调研报告、路演汇报等考评形式,实施课程多元评价;采取“前中后”三段及即时性反馈测评,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达成创新创业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目标。
构建新格局,突出创新创业课程育人实效。遵循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扩大课程教学效果,逐步形成“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实训、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相互衔接递进的全价值链育人培养模式,实现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融合发展。一是深入实施“课赛一体化”建设,提高竞赛教师指导水平,指导学生利用课程学习成果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双创竞赛。二是强化创业实践,建设院级创新实验室、师生创客社区、创业“梦工场”、学生创业园“四级联动”近万平米大学生创业园区,出台激励措施,促进成果孵化转化。三是形成一批课程品牌建设成果,《创业基础》、《创业实战训练》等5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获批“2021年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出版《创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系列教材,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获国家首届教材二等奖;获“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等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持续丰富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建设。一是将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乡村振兴、红色筑梦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现“思创融合”;二是将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所需的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融入专业课程,实现“专创融合”;三是将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及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 ,实现“赛教结合”。
问:您能分享下贵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特色么?
答:黑龙江大学从1998年起开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历经创新工程建设、创业教育试点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就业与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五个发展阶段,构建了“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十三五”期间,通过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校外“政校企所”协同推进,迭代形成以“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实训—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为核心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全价值链育人体系,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体化运行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协同推进”。2002年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专职管理机构——创业教育学院,2005年在创业教育学院基础上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引领学校各学院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07年成立创业管理教研室,组建专职“双创”教师师资队伍,形成了创业教育学院管理与教学功能兼具的工作格局。学校为有效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根据工作的分工与需求,分别设立学校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学指导委员会、二级教学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顾问团及学生创业协会等组织;组建由教务处、资产处、财务处、学生处等13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资源、有效配置,落实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此外,学校积极与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行业进行合作,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宏观层面学校统筹、中观层面职能部门推进、微观层面二级教学单位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学校基于综合性大学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育人各项指标以“显性”课程与实践教学、“隐性”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孵化与成果转化等方式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之内,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价值链与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的紧密衔接。自2004年起,历经三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不断完善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8学分,把创新创业课程学习、项目研究、学科竞赛、创业孵化等均纳入学分获得途径,并将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获得途径拓展至370余种,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课程建设上,强调创新创业通识素质的宽度和深度相结合,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识必修课程、“新生代商业模式创新”等通识选修课程群、“创业基础”专业必修课程、“基于物联网前沿的技术创新与创业”专业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创新创业”辅修(专修、双学位)跨专业课程群建设,累计3900余门次,实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创业教育、职业生涯管理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呈现“一体两翼”格局,做到“层级递进”“持续产出”。“一体”是指学校2007年建成全国高校首家大学生创业园并投入运营,2016年新建“创业工场”,2018年新建“师生创客社区”,园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形成一园多区、层级递进的全过程学生企业孵化平台,扶持了“金泰科技”“越泰科技”“恒讯科技研究院”等400余个学生创业企业和团队。“两翼”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累计资助4.3万名学生参加训练项目9500余项,3200余人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成为大学生论文、专利、成果等创新性指标产出和创业团队孵化的重要渠道。此外,学校积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化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结合新兴产业、龙江特色产业,探索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与黑龙江省广电总局在校内建立的“黑龙江大学、龙江网络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与中兴通讯股份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黑龙江大学中兴通讯NC学院;与中石油管道局合作,在机械设计制造等专业开设俄语零起点实验班;与俄速通公司合作培养“国贸+俄语”、“金融+俄语”的对俄跨境电商人才。
总的来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化程度较高,专业教学渗透性强,师生覆盖面广,“全员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帮扶”落实比较彻底,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做到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问:您能分享下您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下一步的规划么?
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办两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文,既体现了传统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必然性,也说明当前创新创业人才供不应求、面临巨大人才缺口的现实,而这也正应是高等教育今后人才培养发力点所在。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学校明确提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2.0版,主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完善推进:
继续推动“课赛一体化”,加快赛事课程化建设。要按照学科赛事观测点“正向设计、反向施工”,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课程教学团队与赛事指导教师团队有机结合,贯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全链条。最大限度拓展学生实验实训场所,提高学科赛事的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基地开放程度,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评价指标权重,将学科竞赛考察技能前置于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倡导“一院一赛”品牌赛事,做好专业教学与学科竞赛对接,强化基层教学单位承办重大学科赛事能力,深植大学科技创新创业文化。
以专创融合为重点,结合“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探索思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建设新路子。专业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点,要改变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层皮现状,就要不遗余力的开展专创融合,既能焕发出传统教育教学的生命力,也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指明方向。党史教育、乡村振兴、红色筑梦均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延续学校抗日军政大学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深度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中。适应时代变革和自主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将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所需的的知识、能力、素质融入专业课程,实现最为广泛的科创融合、产创融合。
将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向研究生教育延伸。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创新性特征更为明显,研究生的心智也更为成熟,创新创业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目前推进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本科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及经验、做法可以成为有益的借鉴。要抓住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这个以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目标的特殊教育群体,尤以工程专业硕士教育为重点,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学位成果审核等方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开拓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新局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