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朱昀:发扬职业工匠精神 推动服装专业发展
2017-09-07 17:05:00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自2016年以来,“工匠精神”一直是热门词汇,尤其是在一些技能型的行业尤为突出。技能型的人才,往往更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会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等多个角度来展现职业工匠精神。记者来到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采访了服装专业的朱昀老师,作为技能型专业的老师,朱老师的职业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职业“工匠精神”需要支持

  作为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的金牌专业——服装专业的带头老师之一,朱老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企业从事服装方面内容,考虑到自己对服装行业的热爱,想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用武之地,于是朱老师在2005年辞职后,考虑到自己专业的特殊性,选择了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应聘服装专业老师。

  2005年服装专业仅仅是学校设立服装专业的第三年,老师数量有限、学校教学设备有限,只有一个缝纫机房,缝纫机设备相对老旧。作为郑州市直职业中专,只有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有服装专业,学校领导在专业的发展中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不断升级专业硬件设备,让学校的专业设备甚至能和国内一些高校相媲美。

  朱老师表示,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交流中,她了解到河南有些县市的中职学校的服装专业,由于校舍设备条件有限,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设备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只能强调对学生学好书本理论知识,在毕业的时候考个不错的成绩就够了,这些学生毕业出来只有理论知识,没有任何操作技能。朱老师在郑州市工业科技学校的十几年教学生涯中,随着学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对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视,对服装专业的硬件设备的大力支持,才有了更多机会,让她能更好地将“工匠精神”教授给每一个学生。

  职业“工匠精神”:敬业与精益

  任职的十几年时间,学校的服装专业也从小小的缝纫机房带动的课程发展成了有独栋教学楼的学校重点课程。回顾这十几年的发展,朱老师是服装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者。朱老师的职业工匠精神体现在一下几点: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

  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础体现面。朱老师多次提及到对服装教学的热爱,正是对行业的热爱,才会想把更多的、最新的东西教给学生。朱老师在课余之外,充分利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去学习服装专业最新的知识,多次在假期抽出时间到各地的学校、企业参与学习培训,总结经验。特别是2017年辅导学生参加国赛金奖的过程中,朱老师即使怀孕也坚持辅导学生,产后以最快的时间回到了教学岗位,给学生教课是一刻也不能耽误。

  在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学校里的老师都知道朱老师能做的一手好衣,多次想拜托朱老师能做一些衣服给其他老师,甚至强烈要求朱老师开一个服装工作室。对专业的热爱,不仅体现于课堂时间,在课余时间一样可以尝试,融入生活中,把自己的好手工技艺展现出来,凸显自己的职业水平,朱老师表示,这也能让更多学生看到老师对这门专业的热爱,并学以致用,给自己做衣服、给家人朋友亲手做衣服,在课堂之外收获最真挚的肯定,来激发他们的对专业的热爱。

  精益,是所有技能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工匠精神”在细节方面的体现。对待所有的服装专业的课程,朱老师都严格求学生在每个细节都能做到细致。小到服装专业课程的手工课程,学生试手的芭比娃娃,工艺是最关键的,每一个针线的大小,缝线的顺直,缝边是否整齐都是需要注意的,这也让学生意识到哪怕不起眼的手工作品,想要做好也并不容易,一样要认真对待制作细节;大到每年带领学生参加的服装行业的国赛金奖,做工复杂的女上衣,从画图到裁缝,到缝纫都是学生独立完成,从工艺手法的比拼上更是要求极致,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精细。正是这种职业的精益求精,学生对朱老师的态度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害怕上朱老师的课,害怕手工或者服装细节做不好,会被要求反复制作直到符合老师的要求为止;一派则是掌握并热爱上这种手工活、服装设计与制作,每当来到朱老师的课堂都会投入手工操作等实践中,忘乎时间,尽可能将自己制作的产品的细节发挥到机制,在制作出成品,连自己都爱不释手,觉得非常具有成就感。

  职业“工匠精神”:专注与创新

  专注,更在于如何专注于职业的意义层面。朱老师在学校不仅专注于自己的服装教育的能力提升,更专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服装专业都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能专注——更好地教育学生。在实习中,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从服装厂的工人角色逐渐变成服装厂的设计师助理,从体力活转变成会用CAD软件绘制服装设计高端技能人才。

  其中,朱老师提到了一个学生印象尤为深刻,张同学曾是朱老师的若干学生之一,刚来的时候朱老师就注意到这个孩子虽然刚开始在专业上面不突出,却是个特别细心的孩子。在朱老师带队选拔学校参加国家队的服装比赛的时候,张同学和另外两名同学竞争国家队的2个名额,由于专业能力不够突出,张同学在首轮选拔中就被淘汰了。淘汰之后,朱老师注意到张同学心情的低落,告诉她,“今年不行,还有明年的机会,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信心;当你喜欢这个专业的时候,你所付出的辛苦都不值得一提,虽然很累,但是值得并且很快乐。”

  张同学在重塑信心后,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变成了专业特别突出的代表,成长特别明显,作品越做越精细,对自己也越来越自信。在学校,张同学跟朱老师的关系也进一步升级,她会在学习、实践中思考,并积极来和朱老师沟通、探讨。甚至在比赛前的企业实习用精湛的作品俘获企业老板的认可,并开出了水平较高的工资想留用她。随后,张同学这一年的国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次获奖也帮她拿到了今年中原工学院的保送资格。获奖并考取了自己心目中的高校,张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大机会,同时张同学的经历也会激励更多的中职学生。

  创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创新,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朱老师在服装教学上“涉猎”到的创新较多,比如在教学模式上面,朱老师在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其他老师一起研究的主题式教学,将服装课程与产业链结合起来。产业链通过企划、设计、结构制作、面料采购、样板制作到成品诞生来展现,学生想要学习必须经历每一个环节,只有上一个环节学好了、做好了,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课程中。这种教学方式环环相扣,也让学生能有一个系统化的产业链思路,意识到不论出于哪个环节,都必须力争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水平,才能获得让人满意的成品。

  对于职业工匠精神的理解,朱老师首先从严格自己做起,自己对服装教学工作热爱、认真、提升、细致,才能把这些“工匠精神”从言传身教中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去观察,去领悟;其次是严格要求学生,从学生对待专业的态度、技能,每个细节做到标准控制,才能帮助他们学到专业知识的精髓,主动去追求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在毕业后才能传承“工匠精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