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围绕区域发展和民生需求,坚持服务大局、育人为本、就业导向、多元办学,通过不断努力,郑州市职业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改善、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职普教育协调发展、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教育品牌逐步显现。
目前,郑州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8所,其中公办学校18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9所,行业办学校1所,县市区属学校8所),民办学校40所。在校生规模达21万人,教职工9千余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均20万人次。全市共成功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5所,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校13所,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观。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文明风采竞赛等为抓手,积极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各个学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2018年,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郑州市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职业人才培养特点出发,郑州市中职学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工匠精神教育。同时,充分抓好技能竞赛工作和实习实训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郑州市1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66名选手代表河南省参加23个国赛项目,斩获7金15银12铜,金牌及奖牌总数占全省半数以上。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营销赛项将在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举行。
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
专业建设能力持续增强。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专业建设发展与区域产业布局同步规划,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开设18个专业大类,132个专业二级类,468个专业点。建设专业集群21个,省、市级名师技能工作室39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特色专业40个,市级拟重点建设专业30个。通过项目推动、政策引领,有效形成对接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布局。
信息化教学加快推进。目前,我市共有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校2所、智慧校园1所、数字校园10所。并积极建设精品课(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2018年4月26日,河南省中职教育课程联盟在郑州成立,这是中职学校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举措。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近年来,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6字方针,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深入推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确立了1所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单位,8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0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56个校内实训基地,13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郑州市正在积极筹建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以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人才贡献能力不断提高
对接国家关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枢纽城市、国际物流中心战略定位,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连续5年,我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强,中职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支撑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4万人,为现代农业产业培养毕业生2千余人,为中国制造打造新生代工匠2千余人,为现代服务业培养急需人才3.5万余人,有效保障了新生劳动力供给;全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20万余人,为提升一线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做出了贡献。
政府履责能力持续加强
2018年,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24.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8.6亿元。生均教育事业费11886元,生均公用经费6552元。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郑州市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2018年,郑州市拨付免学费资金21447.39万元,惠及236809人次,发放助学金资助金额累计4886.24万元,惠及48892人次。
当前,郑州正在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达到历史峰值;最近,职业教育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职业教育被提高到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以时不我待、抢抓机遇的拼搏精神,不断谋划发展新蓝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优质化发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