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贸学院:传承焦裕禄精神,助力非遗产业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郑州经贸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焦桐筑梦团,围绕“焦裕禄精神与非遗传承”主题,深入兰考进行实践调研,在传承红色基因与振兴非遗文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兰考因焦裕禄精神而闻名遐迩。焦裕禄在兰考任职期间,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等灾害,其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事迹成为当地重要文化符号。兰考泡桐在治理风沙过程中广泛种植,如今成为制作乐器的优质材料,形成了蓬勃发展的焦桐乐器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焦桐筑梦团的实践活动于2025年2月12日启动。当日清晨,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情走进焦裕禄纪念馆。馆区入口的泡桐花墙,见证着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历史。中心广场上的纪念碑庄严肃穆,焦裕禄墓碑前,学生们敬献敬意,默哀缅怀。馆内的焦裕禄雕塑,生动展现了其坚定的精神风貌,将众人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午后,团队来到焦裕禄文化交流中心。成员们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群众。老人饱含热泪讲述焦裕禄的奉献,孩子们分享从焦书记事迹中学到的精神,这些声音共同汇聚成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礼赞,彰显其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随后,团队前往焦桐广场,仰望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枝繁叶茂的泡桐树。树旁,飘扬的旗帜与干部学院的焦裕禄雕像遥相呼应,激励着兰考人传承精神、不懈奋斗,同学们在此合影留念,铭记传承之志。
2月13日,焦桐筑梦团聚焦兰考焦桐乐器产业发展。在兰考焦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专业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古筝制造全流程,从原材料筛选到精湛工艺,再到精美的成品展示,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公司王厂长在交流中强调,焦裕禄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激励着员工在每道工序上追求卓越,打造高品质乐器,加深了同学们对焦裕禄精神产业引领作用的理解。
之后,团队抵达中国民族乐器村——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村内制作声与弹奏声交织,家家户户的古筝厂房展现出产业的繁荣。伯韵古筝产业厂长夫人和小朋友的精彩古筝演奏,以娴熟指法和优美旋律赢得热烈掌声,坚定了同学们助力产业发展的决心。
此次寒假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宣传等方式,为红色非遗古筝乐器项目注入新活力,传播了焦裕禄精神。实践将校园文化传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有效锻炼了学生沟通、调研、组织等综合能力,助力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促进了焦裕禄精神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吸引社会关注,为兰考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在传承红色文化与推动地方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足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