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大学文学院开设双语课程
2022-10-28 11:28:00
作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The peach tree beams so red,how brilliant are its flowers!The maiden’s getting wed,good for the nuptial bowers.”10月12日,在湖北大学2021级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的诗经名篇赏读课堂上,授课教师何海燕带领学生中英对照解读《诗经》名篇《桃夭》。
  课堂上,学生们自由组队,结合不同的翻译文献,对比分析不同英语文本的优劣,同时对大家共同翻译的《诗经》文本进行分享。何海燕十分强调在解读《诗经》的过程中“炼”字,她认为只有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充分领悟中文诗句背后的文化意蕴,才能做到翻译的“信”“达”“雅”。
  在讲授《蒹葭》一诗的英语译文时,何海燕分享了国内外翻译的不同版本,“相较于大多国外译者用‘he’来翻译‘伊人’,国内翻译学家许渊冲将其译作‘she’。”通过呈现两种对立的翻译文本,她希望引起学生对诗歌中“伊人”形象和主题的思考。“‘蒹葭’作为水生植物可作祭祀之物,亦可编织祭祀器具,加之古人早有祭祀水神的习俗,因此我个人更倾向于这首诗讲述的是祭祀水边神女。”何海燕说。
  据了解,这是湖北大学文学院首次在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开设双语课程。秉承着“通过中英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初衷,何海燕力图通过英文翻译的模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诗词字句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我会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字词翻译,再借此引导他们逐步思考,由点到面读懂《诗经》。”何海燕说。
  对于文学院学生而言,“双语解读古诗词”既是创新,也是实验。有人把课堂当成趣味游戏,“我经常把上课当成‘找不同’游戏,在趣味中领悟《诗经》内涵。”学生朱灿说。同班的杨艾黎则把中文课看成了“开小灶”学英文,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中文,而且对她的英语口语和阅读也很有帮助。
  此外,何海燕还会带领学生用双语吟诵《诗经》,抑扬顿挫,饱含真情:“希望学生在我的课上得到的不只是诗句的读记,还有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廖雨涵 王鑫林 潘莹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