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学子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三等奖
7月10-11日,“天安数码城杯”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八所高校的经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百余名经济学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齐聚南京大学,共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推进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来自全国190所高校在读学生提交的近700篇本科、硕士和博士论文,投稿论文的选题呈现出“专业化”、“小题化”、“个性化”的特点,基本覆盖了当前发展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主办方邀请了全国各大高校经济学院200多名教学科研活跃的老师,尤其是优秀的青年老师,通过双向匿名,并对论文进行了技术处理以消除各评审专家组之间差异,通过对近700篇论文进行“画像”,以及评审交流过程,最终入围论文共50篇,7%的入围率。
文华学院是进国赛的唯一二本院校,凃伊、翟佳文同学的论文《普通话师资培训计划的扶贫增收效应评价——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准自然实验》获得三等奖。据悉,凃伊、翟佳文同学的报告排在本科1组的第二位,答辩在上午10:15。答辩前一晚,带队老师崔春莹博士一直在帮他们打磨答辩稿,希望呈现出更好的状态,他们在酒店大堂一直完善到凌晨四点,休息了3个小时就准备去参加开幕式和答辩。
2020年暑假,凃伊和翟佳文参与了由陕西师范大学组织的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生存现状的实地考察活动,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普通话已经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凃伊、翟佳文同学无意得知他们一位北外的同学正在参与由教育部主办的普通话师资培训计划,收集资料后进一步发现,这项计划教育部2002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延续至今已有20年了。
本次研究就以此为背景,以中国141个县及县以上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样本,对比中东部未实施师培计划的少数民族地区,将西部省份的普通话师资培训政策构成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简称DID)进行识别,推断普通话师资培训计划对中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减贫增收效果。
文华学院带队老师崔春莹博士指出:“大赛的目的不仅是发表论文,更多的在于挖掘和培养学术新人,进一步促进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设。学术会议,一般接受200-300篇论文,最终选择30-50篇入会,这次会议居然有700篇,我们能够获奖很不容易,凃伊、翟佳文付出了很多”。(中国教育在线 文字:程炼 图片: 崔春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