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办学124周年
11月21日,是武汉科技大学办学124周年校庆日。当天上午,该校在黄家湖校区图书馆召开主题为“中国近代冶金工业的创建”学术座谈会。校长倪红卫,中国近现代史专家严昌洪,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顾问、原馆长顾必阶,汉阳钢厂原党委书记肖书喜,以及武科大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该校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继才主持会议。
倪红卫致辞,武科大因钢而生、依钢而兴,与时代主题同向同行,与国家战略发展共同前进。武汉科技大学召开此次座谈会,就是要梳理中国近代冶金工业的创建历史,考察中国追求现代化经历的艰难起步,铭记先辈先贤创建中国近代冶金工业的拳拳爱国之心,激发当代青年科技报国之志,激励全校师生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谱新篇,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突破,全面开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严昌洪说,武科大是张之洞创办的百年老校,张之洞主张“兴学育才”“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事”,重视工艺学堂的发展就是为了填补国家工业缺失的人才。武科大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冶金人才,而且始终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先后建设了张之洞铜像、张之洞文献馆,引导师生深入学习和发扬奋力发展的精神。现在,武科大又投入到冶金特色文献馆的建设中,展示冶金工业的发展历程和为中国工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顾必阶表示,钢铁是国防之基、民族之脊,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他以一首小诗“咏汉阳铁厂”,道出“华夏钢铁开新篇”的豪言,并概括了汉阳铁厂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他说,冶金工业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汉阳铁厂作为其中重要的部分,承担了重大的历史任务。
肖书喜介绍汉阳铁厂不同时期的厂名。他研究不同时期的钢轨发现,汉阳铁厂的厂名与当时的管理者相关。作为汉阳铁厂最主要的工业产品钢轨,其厂名的不同代表的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是时代的交替。他提出,企业与学校应加强资料共享,增进合作。
在捐赠仪式上,顾必阶向武科大正在建设的冶金特色文献馆捐赠了中国杭州织锦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制造的“武钢高炉雄姿”。参会人员捐赠了《江北公司志》《张之洞逝世一百周年纪念邮册》以及《老照片上的武汉》等书籍。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张之洞文献馆。武科大作为中国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百年来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现在发展成为依工促理、以理强工,推进理工文管医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格局,是省部共建地方高水平大学。
参加会议的还有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段建军,汉阳钢厂工会干部刘建国,文保志愿者团队“人文武汉”成员侯红志、韩少斌、袁露,武科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瞿孝平、图书馆副馆长吴芳、法学与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英。
在武科大124周年校庆之际,该校围绕学术校庆、文化校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第七届沁湖诗会、2022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低碳冶金与先进材料”分会场研讨会、第十九届中国技术管理学术年会、第七届现当代英语文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人民英雄研究论坛”暨“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2022年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前沿论坛等。(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韩延通 龚宇婷 摄影 余可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