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武汉科技大学承办的“汉语桥”线上项目——“三国非遗”开营。来自喀麦隆、几内亚、坦桑尼亚、越南、加纳、新西兰等28个国家的302位学生将在未来12天内通过直播和录播的形式学习三国历史知识,体验我国非遗文化。
开营仪式上,蒙古国青年汉学家、蒙古国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巴特尔夫,肯尼亚爱德曼中文学校校长杨迟,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余熙发表讲话。该校副校长吕勇、国际学院副院长江志刚致辞,仪式由该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肖巧玲主持。
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吕勇致辞
此次“汉语桥”线上项目课程分为文化专题、非遗专题、语言课程三个模块,通过实时授课、视频课程、线上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特色中文教学实践活动。设计文化课、语言课、体验课三种课型,用视频演映、直播云游、文化互动、体验交流等多种课程形式,从多个角度挖掘三国文化和非遗文化内涵,将中华文化融入语言中教学,提升学员们汉语应用能力。
据悉,文化课中老师们将通过向学员们讲述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曹冲称象等经典三国故事,感受古代智慧,增进国际学员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体验课通过录播课的形式向学员们展示以磨鹰风筝、葫芦烙画、五禽戏等为代表的非遗技艺,感悟中华文化内涵。
来自津巴布韦的学员Kuziva报名了此次“汉语桥”项目,“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学习汉语,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我也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在活动中学到更多非遗知识。”来自印度的艾一凡表示,汉语桥项目能让他们更深入地学习汉语和中华传统,还能促进跨文化交流。
吕勇介绍,此项目由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的非遗传承人和武科大教师组成项目组,带领学员们学习汉语语言,分享三国故事,体验三国非遗文化。吕勇寄语道:“希望此次项目能为各位学员提供深度学习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文化与友谊的桥梁更加坚固。”
据悉,此“三国非遗”项目于2022年9月28日通过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审批,该校国际学院历时4个月打造而来。项目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的思路,立足于湖北本土特色,向国内外宣传荆楚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姜泊远 金红志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