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努力推动学院思政课高质量发展,4月19日下午,武汉城市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研讨会。党委书记肖军,副院长孙向阳、王军,人力资源总监刘汛汛出席会议。研讨会分两阶段进行,由副院长王军主持。
研讨会第一阶段在行政楼A332报告厅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副主任、“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龚璇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相关政策要求、课程建设概况、面临的问题原因剖析和课程建设路径优化对策思考四个方面做了专题报告,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概况。
会上,肖军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2026年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需要,对学院思政课建设作了要求和部署。一是要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定位和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要紧密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将最新的政策信息、时事动态融入到教学中,将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融入到课程中;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将形势政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二是要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目标和效果,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教师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理论以及蕴含其中的学理道理哲理,结合区域特色、学院特色、学生特色和专业特色,从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现实情境入手,关注现实问题,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和材料做论证,以“接地气”、学生易感易知易读易懂的方式讲授;三是要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从“六要”的高度提升自己。他学院全体教师应认真践行教育家精神,提高“六个要”的关键素养、掌握“八个相统一”的辩证方法,用心用情把形势讲深、把政策讲透、把事实讲真、把道理讲活,激荡起青年大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矢志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强国一代。
会议第二阶段在行政楼A333会议室进行,院领导和参会成员就“形势与政策”课程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孙向阳就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出几点意见:一是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署要求;二是严格“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要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三是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要求,学院中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实现全院共融共创共建。刘汛汛指出,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计划应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建设落实落地落细,保质保量完成教育部的任务。刘丹从师资和教学实际队课程建设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可行性方案;杜磊分析了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及需求,提出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方案。
随后,教务处负责人根据会议报告和讨论要求,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实际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工作处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会议精神和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顶层设计,壮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研讨会最后,王军发言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力以赴,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要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优化的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成员要认真学习领会本次研讨会会议精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可执行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报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
学院将以研讨会为契机,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进一步规范化和高质量建设,打造一支“形势与政策”课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将“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工处(团委)、人力资源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加研讨会。(通讯员:邹正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