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创新学科竞赛“双C”培育模式 推动高质量育人实践
2024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在西安落幕,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学部学子从20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二等奖。今年以来,学部在A类赛事获省级以上奖项120余人次,其中包括“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等实战赛,以及“蓝桥杯”、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CAIP编程技能赛等算法赛,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同类型专业前列。
一、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学部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勇于探索,以学科竞赛为引擎,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新路径。学部将学科竞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构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赛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着力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又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训练效果,学部结合自身经验与实际,从宏观协同与微观组织两个层面进行系统化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协同、团队合作精神培育、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效果评价与持续发展,构建了“双C培育模式”。“双C培育模式是指““C123协作”培育模式”和““C321循环”两种不同的培育模式。
“C123协作”培育模式强调宏观管理和配套政策,其中,1表示一个理念,即面向OBE理念的人才综合能力提升;2表示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共同管理;3表示学校、学院、系部三级合作互动协同育人;C表示多方协作(Corporation),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C321循环”培育模式聚焦参赛团队内部组织、团队合作及技术提升,其中,3表示以大三队员为主力,带领团队开展竞赛全部活动;2表示以大二队员为骨干,协同团队完成任务;1表示以大一队员为储备,熟悉竞赛、了解规则、为持续发展提供保障;C表示团队动态发展循环(Cycling),团队队员动态提升、逐步成长,为走向社会、与企业对接奠定良好基础。
三、构建人才实践体系,推动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信息学部积极践行新发展模式,持续推动训练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竞赛工作成绩突出。学部将持续优化高质量育人模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热情,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教赛融合”,以学科竞赛推动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通讯员:孙小龙 吴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