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分段培养项目介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围绕国家“智能制造2025” 战略发展,是国家级工业机器人装调“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主要培养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产业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2022年起,本专业与江苏理工学院(公办本科)的“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开展“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招生,培养全日制本科层次人才。
被录取的学生前三年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符合高职阶段毕业资格条件的,发放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证书。若学生达到江苏理工学院“3+2”转段升学相关要求,则可进入江苏理工学院进行后两年的学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所设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并符合《江苏理工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准予毕业。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江苏理工学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合作院校与专业优势
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地处江苏常州,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开设6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其中可招收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
本科阶段“机器人工程专业”,隶属机械工程学院,学院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机械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机器人工程专业”聚焦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战略需求,注重机械、材料、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研究特色,拥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12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师资力量优势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在职教职工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副研究员1人,专任教师16人,博士4人,其中2人具有博士后经历,其他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者1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发明家”1人,无锡市职业院校名师1人。
江苏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现有骨干成员45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团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等省级人才培养人选23人次,硕士生导师29人;拥有江苏省“高性能材料绿色成形方法与技术”等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支,江苏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础课”优秀教学团队等2支,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3个。
4、就业前景好
岗位需求巨大
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中,需求量大的是基础的操作及维护人员、以及掌握基本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工程师和更高层次的应用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当前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20万,并且以每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
就业薪资高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6000-15000元/月
机器人编程工程师:8000-10000元/月
机器人操作与检验:6000-8000元/月
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开发:10000-25000元/月
工作环境好
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地区属于制造业,工作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同行业人才聚集,学习空间大。
5、龙头企业共育人才
本专业与“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中科院)进行校企合作,实行产教融合,聘请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教授为专业顾问,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共育,订单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全方位的合作。对符合考核要求的毕业生推荐进入新松公司就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发展平台。
2022年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招生计划
普通类院校专业组代码:121401(历史+不限)
普通类院校专业组代码:121403(物理+不限)
备注:以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江苏省各地区招生咨询电话及QQ咨询群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无锡职教园内)
邮政编码:214153
来校路线:公交115、快2、126、206、60、4、628路无锡城市学院站下即到;自驾线路详见学校招生网站
咨询电话:0510-85522620、85503100、83276099、85532899
咨询网址:http://www.wxcu.edu.cn
监督电话:0510-83276066
电子邮箱:zsjy1214@wxcu.edu.cn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