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喜报!3金10银8铜,东南大学学子敢闯会“创”!
2022-11-24 13:17:00
东南大学

  喜报!东大学子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在全国总决赛中

  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2022年11月10日-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隆重举行。本届大赛采取线上参赛方式,经过激烈的网络评审、复赛会评、金奖争夺赛等环节,东南大学斩获高教主赛道金奖2项、产业命题赛道金奖1项(全国仅30项),银奖6项,铜奖3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另外,东南大学推荐参赛的国际项目获银奖4项,铜奖5项。

  在东南大学获奖团队中,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逸刻畅行——智能车速控制系统领航者”团队与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光联华夏——光子太赫兹无缝融合通信开拓者”团队荣获高教主赛道全国金奖!另外,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北斗神盾——自主抗干扰赋能国家北斗可信新时空”团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斩获产业赛道全国金奖,实现了东南大学产业赛道的新突破!

  获奖团队风采

  让我们一起走进优秀的学生团队!

  看看他们的风采!

  项目名称:逸刻畅行——智能车速控制系统领航者

  项目奖项:全国金奖

  项目成员:李兵兵、李志翰、李锦辉、牛俊严、刘昊吉、唐梦成、施雅涵、李彩妮、朱东、吴蓉、 凌建鹏、凌亚亭、范巧林、董昊轩、任彦君

  指导老师:庄伟超、殷国栋、王斌、高强、史红叶

  项目简介:南京逸刻畅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是全球领先全国首家智能车速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于2021年3月正式成为中兴通讯材料供应商,随后与福特、开沃等知名车企达成合作关系。团队技术历经9年深耕,三代产品革新,推出了ego系列产品,当前紧抓干线物流车市场,产品egox对车辆进行节能车速与挡位规划控制,可实现车辆15%的燃油节省,一年可为重卡节省费用超万元。目前公司产品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相关技术更是获得了包括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金奖在内的15项国际大奖,产品已实现了全车型功能覆盖,预计市场规模破亿元。

  项目名称:光联华夏——光子太赫兹无缝融合通信开拓者

  项目奖项:全国金奖

  项目成员:高爽、蒋溢韬、魏小东、黄樱婷、吴新瑶、汤婧妍、张及乐意、张颢扬、王韵、秦培元、王子璐

  指导老师:朱敏、张教、尤肖虎

  项目简介:光联华夏项目依托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紫金山实验室,采用光子太赫兹的创新方案,实现光子太赫兹无缝融合通信系统商业化,性能指标打破世界纪录,斩获2022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核心产品依据实际需求能够在360GHz到430GHz频段内的特定区间实现稳定的光通信,满足实际情境中多频段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太赫兹通信需求,具备高达200Gbps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能够方便地构建“光纤-太赫兹-光纤”通信链路,推动超高清无损视频传输、全息影像等大数据容量的新兴用户服务,优化5G基建,布局6G战略,是光子太赫兹无缝融合领域的开拓者。

  项目名称:北斗神盾——世界领先的北斗三代自适应抗干扰设备

  项目奖项:全国金奖、小组第一

  项目成员:王雨霖、周昱阳、曹琪、张文龙、崔宸豪、刘依笑、范迅齐、赵阳莹、汪敏、杨子晗、罗涛

  指导老师:陈鹏、王汉卿、王雅妮、王莹

  项目简介:抗干扰能力弱是阻碍北斗卫星系统发展应用的关键因素。星盾科技团队致力于保卫北斗三代卫星信号安全,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北斗三代自适应抗干扰设备,成功将抗干扰性能全国首创地提高到80分贝。星盾科技团队研发四项核心技术解决企业及行业痛点,解决北斗信号接收端受干扰问题,并拥有高准确率干扰源测向定位,基带信号处理速度大幅提升,设备体积大幅缩小的显著优势。为军用设备提供高性能、高速化、小型化、全国产化的北斗三代抗干扰设备,为我国国家安全重大战略建设贡献力量。

  项目名称:数字营城——全智能化城市更新系统开创者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王子峣、邵典、盛华星、谭梦扬、李周、陈睿琪、冯诗琦、阳锦鹏、余典、王林鑫、吉天宇、王雅妮、张珣、张钟虎、郭景行

  指导老师:杨俊宴、史宜、曹俊

  项目简介:城市更新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本系统挖掘智能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潜在优势,实现城市三维空间更新的精细化、智能化和公众参与化。团队为15个城市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两项国际大奖。研究团队建立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实践效用的技术体系和应用平台,并已先后在南京、南通、常州、威海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管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

  项目名称:智控领航——高速智能线控转向系统供应商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宋雨昂、刘东昂、张忆凡、龚明敏、王建隆、吴钟涛、陶炜辰、韩宇、罗茂林、从哲、黄思遥、温成浩、王昊杰

  指导老师:殷国栋、王金湘、耿可可

  项目简介:智控领航团队是全国首家线控转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为整车制造企业提供高性能驾驶控制系统,帮助合作企业在核心控制技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新能源汽车正向研发与自主可控。团队突破“自适应可拓鲁棒控制技术”、“多项反馈补偿的快速响应技术”两大核心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团队已与奇瑞、南京金龙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相关技术在30余款车型上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目前,项目团队正在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并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做中国高速无人驾驶线控转向技术领军者不懈努力。

  项目名称:中国智净——用科技开创光伏智能运维新时代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段宇璇、杨淑琪、陈晓欧、殷玥、贾云霄、李京瑞、方秋子、田瑞需、上官星耀、龙璇、陈奕嘉、王超然、陈恺丰、吴桐、滕亚鹏

  指导老师:谢呈阳、吴闻宇

  项目简介:中国智净团队依托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研发出了独创的光伏智能运维系统,包括具有高效清洁、热斑监测、故障数据收集功能的高速智能光伏运维机器人;能实现智能化数据分析和实时性控制反馈的智能运维集控平台;以及能够实现产品跟踪优化、提供故障排检依据的光伏智能运维系统数据库。产品性能全国领先,能大幅提升光伏电站运维智能化运营水平,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解决了传统人力清扫的运维方法成本高昂、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团队期望通过智能运维科技产品为高效光伏发电保驾护航,进而助力我国 “双碳”事业。

  项目名称:益农智行——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助力农民“慧”种地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胡敬宇、王元哲、王萌萌、汪䶮、张浩栋、帅杰博、严永俊、翟钰嘉、柏硕、刘帅鹏、姚增彦、刘瑞翔、唐诗

  指导老师:殷国栋、王斌、范巧林、祝小元、张宁

  项目简介:“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智能农机技术的成功突破是当下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益农智行团队针对当前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感知精度低”、“地形适应差”、“作业效率低”的痛点问题,持续六年技术攻关,三代系统革新,成功突破智能农机 “多源信息融合感知与精准定位”、“底盘多域耦合机具协调控制”以及“不规则田地轨迹规划与路径跟踪”三大技术难题,从根本上变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不仅为目标客户提供了高质量产品和高品质技术服务,也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项目名称:赋能乡村——有机固废处理打造乡村分布式能源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张欣驰、陈新颖、别洪飞、张宇鑫、崔东旭、包嘉靖、吴钰蓉、段宇璇、王雅妮

  指导老师:吴石亮、肖睿、沈子婧

  项目简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化,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急需解决。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点分散(清运成本高);无垃圾处理费(专用设备匮乏);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生活垃圾堆积);垃圾处理采用中小型转运车(收储成本高);降低农村成本,提高村民收益是解决乡村振兴困局的关键。公司产品固废处理产电调峰系统搭配移动式和固定式模式,“点面结合”解决农村有机固废难题,移动式设备采用国内外首创双螺旋反应器,将农村分布式有机固废垃圾高效转化为生物炭,经RDF低温碳化快速获得高密度碳,固定式设备将农村地区固定站点生活垃圾就地进行双螺旋气化,通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SOFC/SOEC)模式快速转换,实现乡村电力供给及储能调峰,大幅度降低垃圾收储运成本,将农村生活垃圾转化为高质量直流电力,从而解决农村垃圾、降低农村成本、提高工业价值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名称:至善清源——美丽乡村低碳宜居水环境塑造者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夏阳光、岳志轩、邓煜嘉、满雪颖、张皓驰、聂正鑫、石雷、徐汉、罗建文、钱秀雯、朱晨易、蒋春丰、臧凌、孙芸、沈莹

  指导老师:杨小丽、李先宁、宋海亮、于晓明

  项目简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水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本项目走访了宜兴、南京、无锡等多省份30余个乡村,针对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污水治理脱离实际需求、黑臭河道缺乏治理等痛点,研发了基于生物生态强化的农村水体外源污染拦截集成技术和各类农村水体内源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为乡村水环境治理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生态化的系统性方案,开拓了乡村废弃物利用新途径,可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各类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在常熟沉海坪地区、红色故都瑞金市丰拢村等地区建设相关技术集成示范点。本项目拟以农村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设备的销售与咨询为基本业务,初具规模后承包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撑,开展农村水污染收集、转输与末端治理的全流程技术服务,提供技术设计施工与运行维护全过程指导。

  项目名称:Drive at Will: Leader of 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 Motion Control System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Yanjun Li、David Wiehls、Le Zhang、Xinxin Wang、黄思遥、温成浩、任彦君、沈童、王凡勋、赵名卓、冯斌、柏硕

  指导老师:殷国栋、范巧林、徐利伟

  项目简介:随心所驭项目团队开发了一种专用于分布式驱动底盘的运动控制系统,突破了三项核心技术,于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世界智能车竞赛等多项国际赛事斩获金奖,并成功入选全球新能源汽车八大前沿技术。与其他竞品相比,具有超高的性价比优势。

  项目名称:撬装式天然气站内直接制蓝氢技术(A Packaging Device for Direct Pure Blue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ature Gas)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杨琰鑫、王辰、宋毅文、李敏、Sulaiman Saeed、季芯宇、张子茜

  指导老师:曾德望

  项目简介:本项目研发的撬装式天然气站内制氢平台具有以下产品优势:制氢规模可按需求扩张,可拓展性强;同步分离高纯度二氧化碳,便于集中捕集,碳排放低;采用化学链制氢技术,制氢效率高、纯度高、工艺简化;无需气体变换和净化设备,投资成本低,便于小型化;使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载氧体,实现廉价规模化制备,性能稳定。本设备借助橇装化、模块化的集装箱式设计,能够满足公路运输要求,且占地面积小,易于实现分布式应用,并能够借助国内现有庞大的城市燃气和天然气网络实现近用户低成本制氢,进一步降低应用门槛和建设成本,使终端氢气价格比站外供氢低约15~20%,在自给自足之余还可向常规的加氢站外供氢源。

  项目名称:Location seeker——Guardian of public security with positioning technology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曹荣桢、上官星耀、张以卓、樊啸天、林晰、徐澈、张问渔、陈逸羽、陈明正、刘书源

  指导老师:王霄峻、王刚、张在琛

  项目简介:本项目利用5G的特性,研发出以独创的高精度5G指纹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向公安机关提供同时做到高精度、广域覆盖、隐匿性强的定位服务。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强,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产品包括硬件设施(包含前端采集器与定位主机),云计算平台及可视化系统软件,解决了目前定位技术无法同时做到高精度、广域覆盖和高隐匿性的问题。经过三代科研人的努力与传承,团队产品已成熟且得到合作伙伴的高度赞扬。未来,团队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发适应性更强、可靠性更高的警用定位产品,用定位科技守护大国公共安全。本产品在搜捕罪犯、人流控制、警力部署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致力于守护国家公共安全。

  项目名称:基于知识图谱的认知智能平台及行业应用/ Knowledge Graph-based Cognitive Intelligence Platform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s

  项目奖项:全国银奖

  项目成员:邹仕艺、王政御

  指导老师:汪鹏

  项目简介:我们研制了一个先进的基于识图谱的认知智能开发平台,能够模拟人类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利用知识的认知智能能力,可支撑金融、医疗、军事、工业等大量应用场景中的智能辅助决策,打通信息孤岛,整合关联信息,抽取高价值知识,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能”能力。本项目孵化于东南大学 kgcode 实验室二十年来在知识图谱和认知智能前沿研究成果积累和大量成功应用案例的经验基础上,组成了一个由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企业管理专家为核心的富有活力的创业团队,旨在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提供先进的基于知识图谱的认知智能技术服务和应用。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范围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大赛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

  据悉,在本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赛过程中,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充分发挥竞赛育人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通过导师对接、项目双选、团队组建、项目对接、课程培训、初赛复赛、模拟评审、集中辅导、答辩展示等一系列环节,总计110余场活动,组建并孵化了100余支学生创业团队,并从中确立了40余个重点团队,团队项目涉及土建交通、信息电子、医疗康复、化工材料、能源机械、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

  厉害了东大!

  快让我们为东大“互联网+”团队点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东南大学 2022-11-17 11:26
东南大学 2022-10-28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