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润万物,海纳百川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突出的学科优势
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国际化的教育视野
这里,就是河海大学!
今天,小编带各位学子走进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起来看看吧!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水利部批准成立“水力动力装置”专业。1980年3月成立自动化工程系。1987年4月成立电力工程系,同年12月组建成立农村电气化学院。1995年10月调整成立电气工程学院。2009年10月由电气工程学院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部分学科专业合并组建能源与电气学院。2023年11月调整成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院服务于国家能源变革重大发展战略,多学科交叉融合,下设电力工程系和动力工程系,设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配用电与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检测中心三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在新型电力系统分析、运行及控制、新能源并网运行与控制、抽水蓄能装备与调控、水风光多能互补等领域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力量强、年龄、学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18人次,博士生导师22人、教授和副教授66人,专任教师博士比83.8%。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电气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电气工程、动力工程2个专业学位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四期建设工程、“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A类。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2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科研紧密结合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年来,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学院科学研究着眼强弱电结合,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信息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控制、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领域有较强的科研优势。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致高、致用、致远”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平均在97%之上,毕业生多在电力、水利、能源、交通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科技开发及教学等工作。学院学术气氛活跃,与国内外十余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老挝、几内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超百名,多次主办 “111引智计划”报告会等国际会议,获批教育部“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项目,建设江苏省高校国际联合实验室,多次主办IEEE国际会议,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来,学生在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中斩获佳绩,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等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30余项。此外,学生个人及集体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江苏省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优秀共青团员”等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百余人次。
电亮青春,尽绽芳华
亲爱的同学们:
十载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过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你们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步伐和身影。历经岁月洗礼,砥砺前行,如今长成大树的我们静待六月美景,尽览人间芳华。希望你们肩负勇气和毅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砥砺拼搏、无畏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服务于国家能源变革重大发展战略,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实力雄厚。学院招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同时设有5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及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力量强、年龄、学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学院与国内外十余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这将为你们的专业素养、能力提升、对外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
亲爱的高三学子们,请你们调整好心态,带着思考后的明澈、经历后的勇敢坚持到高考的最后一刻!天道酬勤,力耕不欺。预祝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我们在河海电气,等你。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张犁教授
学院网站:https://ceee.hhu.edu.cn/
咨询电话:025-58099072
联系人:雷老师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