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苏职轩)1月2日,相城经开区北桥街道北渔社区党总支携手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共同开展“党建引领谋发展 筑梦未来谱华章”示范开放主题党日活动,这是校宣传统战部统战科科长、北渔社区党总支驻村第一书记朱海祥一年多来组织双方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开展的第三次主题党日活动,也是第二次示范开放主题党日活动,包括文化共建回顾与展望、康养讲堂、书画作品捐赠、锡剧、评弹、昆曲表演、书法春联创作等,这些校园文化和乡村文化的有机融合,让社区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营造了文明、健康、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校地合作的深度探索和阶段性回顾总结,更是一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实践,为双方党组织的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切实助力北渔社区厚植本土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社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智慧、奉献力量。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激发、树立、提振村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柱。学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好牵线搭桥工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引进学校职业教育资源,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共建共融共享,以实际行动讲好渔村故事,推进“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力量。
2024年1月和5月,学校和北桥街道实现互访,双方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设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发挥学校在教育、科技、人才、智力优势,自觉承担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学校怀揣着下沉服务社区的热忱,将教育资源、人才优势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北渔社区,北渔社区也敞开心扉搭建平台,有力促进了北渔社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做好村史村志编写工作。村史村志可以丰富社区文化底蕴,学校教育与人文学院在做好村史村志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村史村志编撰工作启动之初,难题重重,但学院师生带着专业的知识与满腔的热忱迅速投入其中,走街串巷、促膝长谈,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在耐心的倾听与引导下逐渐浮出水面。面对海量的资料,他们又展现出非凡的钻研精神,逐字逐句甄别筛选,精心梳理编排。历经6个多月,这部承载着北渔社区历史记忆的村史村志初稿已完成,后期校对工作也同步进行中。
聚焦社区文旅产业。北渔社区文旅项目已纳入北桥街道2025年重点文旅项目,社区加强与教育与人文学院共建共融,积极融入街道重点项目蓝·和风冶长文旅街区,把打造文旅研学基地纳入年度重点合作项目,一年多来,教育与人文学院专业教师及研学公司定期开展座谈和实地走访,为打造研学基地出谋划策,目前正结合社区基础设施环境整体改造契机,按照研学基地要求,围绕“特精美优”研学思路,目前已初步确定渔文化研学教学点、教学项目、文创产品、诗词文化等,校地企三方正合力做大做强社区IP,共同致力打造一条沉浸式生态“渔”乐研学路线。
做好墙绘实践工作。北渔社区党总支与学校艺术学院党总支开展“党团共建促发展 墙绘制作‘添新风’”主题活动,完成15幅大型墙绘设计制作、10幅湖岸墙绘和4套渔民服饰设计,充分体现了渔村的文化特色。此次活动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党团共建,为青年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的平台,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路过的居民们忍不住驻足观看,连连称赞道“这些文化墙可真好看,希望可以一直保存下来。”
打造思政文化育人平台。学校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联合打造红色书房,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双方以书为媒、以联聚力,不仅加强了党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助推了红色教育与全民阅读有机融合。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定期走进街道社区和乡村田野开展学习调研、项目研究、学习宣讲,挖掘社区历史文化资源,凝练社区发展经验,打造实践育人案例,进一步发挥好“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平台作用。
打造理论文化成果。共建期间,学校教育与人文学院教师充分挖掘社区渔文化资源,申报、完成苏州市职业大学校教改课题2项,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1份,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编写《研学课程设计》数字教材样章,合作申请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精品在线课程1项,合作申报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科一般项目1项。这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社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强文化交流活动。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开设廉洁文化讲座,旨在让居民从历史中感悟廉政文化,提高自身廉洁意识,并助推社区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参加管理学院举办的非遗特色活动,辖区青少年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学校吴文化园,沉浸式了解学习吴文化,参加非遗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增强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开展北桥街道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社区内的“登科之路”文化休闲综合项目全面竣工,加上鹅真荡滨水景观带、健身步道、古戏台、渔俗风情馆等优美的风景和良好的设施,北渔社区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重要文体活动、师生写生创作、骑行爱好者的重要选择。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借力学校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跟街道农文旅发展规划,同步发展,联村共建,共同打造特色经典研学线路,加大乡村休闲产业的招引力度,苦练农文旅基本功,培养农文旅专业人才,满足外界对乡村“微旅游”需求,积极申报研学线路,壮大本地文化产业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