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是我国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长春科技学院“咬定”助学不放松,拉长“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线型助学链条,从物质、道德、能力、精神等四个维度着力构建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成才型助学育人体系,长科人真正做到了助学、筑梦、铸人。
健全机制,将学子当“孩儿”
多年来,长春科技学院的助学体系建设常抓不懈。学院健全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确保“专款、专账、专人、专卡”。
学院实行“1+N”资助育人制度,严格落实“六到位、六确保”,即入学前政策宣传到位,确保受助学生放心入学;新生报到及时关心到位,确保受助生家长安心回家;入学后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到位,确保受助学生认定建档准确详细;奖助金评选时准备、指导到位,确保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奖助金发放时信息审核到位,确保经费发放工作及时无误;每年资助工作总结到位,确保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学校第一时间为60名河南籍受助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困难补助,送去关爱,力求将受助长科学子都当成“孩儿”。
拓展强化,把助学当“事儿”
为了强化拓展、抓紧压实助学工作,学院采取宣传方式多样化策略。
学院利用线上多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融媒体矩阵,发布国家奖助政策、资助政策讲解及资助励志故事短视频等内容,凸显时代性、增强感染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帮助学生全面、完整、准确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广泛开展线下宣传,通过新生录取通知书发放政策宣传手册、摆放展板、接受学生咨询、面对面宣讲、深入受助学生家庭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资助育人政策,引导学生感知国家、社会、学校的关爱与期望,以推动资助宣传工作健康发展。
学院高标准选配资助专职人员,打造“1+3”资助育人队伍,以学生资助中心为轴,在学院、年级、班级分别建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和民主评议小组,组建发展型资助指导教师队伍,通过政策理论、业务技能、网络培训、调研学习等分层递进培训模式,加强资助队伍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平台增加学生资助、困难认定、勤工助学等模块,实现精准管理,做到经济型资助筑牢生活保障、发展型资助实现素质培养、成长型资助强化能力提升,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助学工作当成大“事儿”。
创新模式,“渔”“鱼”授受
长春科技学院创新助学模式,“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采取感恩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结合新生入学、奖助学金评审发放、毕业生离校等时间节点,公布资助热线电话,成立“心灯”服务团,自主设置奖助学金和助学岗,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诚信教育主题月”“校友返校日”“自强之星”“感动长科新闻人物”评选等活动,鼓励和帮助受助学生广泛参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使广大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出手就不凡。
于无声处育人,于无形处育人。长春科技学院创新助学模式,“渔”“鱼”授受,成效显著。语言文化学院李宇佳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智能制造学院学生李勃璋、职业技术学院王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科先后荣获吉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生命科学学院王万良获首批吉林省“双创之星”,视觉艺术学院学生刘一衡获“创新之星”称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