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铸魂 以学增智 以学正风 以学促干——吉林化工学院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就是我们就业工作的奋斗目标。这是吉林化工党委对全校教职工发出的就业工作动员令。
不久前,吉林化工学院党委常委会2023年第六次会议专题调度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这是学校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的具体体现之一。4月13日,吉林化工学院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后,主题教育读书班、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访企业交流研讨等内容紧锣密鼓地相继开展。学校党委着力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上下功夫,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就是学校锚定的发力点之一。
“来温州·创未来”2023全国巡回引才活动——吉林站于5月7日在吉林化工学院体育馆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宋春辉来到招聘现场,了解温州市人才政策“510+行动计划”,与参会企业代表谈话了解人才需求。
以学铸魂,坚守初心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的指示精神,学校党委高密度、高强度调研,调度就业工作,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落实党中央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站稳人民立场,以学生和家长满不满意作为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是否达到成效的评判标准。让学校长期以来的就业市场建设成果和近期“访企拓岗”活动成效更好的惠及广大毕业生,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感觉今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条件和待遇都很好。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在去年10月就签约了厦门天马。这家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很高兴能在这样高科技企业就业,我对企业提供的待遇比较满意。” 电子信息专业2023届毕业生于东胜感慨道。
以学增智,汲取智慧力量。学校上下注重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更好推进就业工作的智慧和力量,提高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就业工作中,推行“就业一把手工程”“谁培养、谁负责”等工作办法,引导全员、全过程参与就业,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就业工作压力正向传导,收获了自下而上的工作信心。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索忠源介绍:“只要有时间,每次大型招聘会我都会去转转,跟企业聊聊。我们还要求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都多跟招聘企业接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各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情况,找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切入点。”
以学正风,涵养新风正气。在就业工作中,学校坚持求真务实,与各基层单位签订就业统计工作承诺书,严格执行各类诚信工作要求,强化就业数据统计工作职责和核查力度。职能部门牵头,对存疑就业数据和低质量就业情况进行一一核查,坚决杜绝就业数据“掺水”。同时,对学生中所谓“尼特族”等缓、慢、不就业群体及就业困难特殊群体开展有温度、有力度、有准度的帮扶工作,实施配备“一对一”就业指导教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保等有针对性策略,有效帮扶就业。
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桂莲指出:“2023届就业季的前半段,由于疫情原因,线下招聘活动很难开展。但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院在3月初就业率就达到了70%。在可以开展线下招聘活动以后,我们只用了一个月,就业率就超过了90%。家庭经济困难、原生家庭情况特殊同学的就业情况,更是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注和帮助,现在基本都已经落实毕业去向。”
3月21日,“奋斗有我 ‘就’在吉林——第六届吉林省优势特色产业人才供需洽谈会”在吉林化工学院体育馆举行
以学促干,当好 “施工队长”。学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蹄疾步稳,精准把握工作节奏。在形势分析、动员部署、开局启动、过程实施、数据统计以及成效监督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最好,按照工作进程逐步提级实行半月调度、周调度、日调度,采用图表化、清单化等工作方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各基层学院、专业也采取了周通报、月调整等办法,开展一人一策的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就业。
据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韩宇洋介绍,2023届毕业生就业季启动之前,基于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招生就业处及各教学单位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学校也给予了就业工作更加有力的支持。仅就业经费来说,今年学校为了集中资金支持新校区建设,计划削减各项日常工作支出,唯独大幅提高了就业工作经费。学校领导还多次在关键节点指导、约谈落后单位,有力促进了就业工作开展。
截至6月初,吉林化工学院4555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已经达到87.1%,好于历年同期水平,属全国较高水平。毕业生大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就业学生中从事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68.25%。制造业行业从业比例为64.09%,高度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社会需求。且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以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以外形式就业的学生比例仅为0.1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一步,学校的就业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深入结合主题教育,继续加紧进行未就业群体帮扶工作,特别是特殊群体的未就业帮扶,并对当前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进行逐条审核。同时着手开展2024届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