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智能医学工程:“AI+医疗”大健康领域最热门的专业——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2021-06-18 11:08:00
中国教育在线
  智能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名称听起来有些炫酷,实际上,它确实很炫酷!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以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未来“工程医学”发展的方向。
  什么?看不懂,那看看下面两个例子,你就懂啦。
  看一张影像片子,医生平常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然而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医学影像领域,由于人工智能机器吃透了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因此读一张片子只需要几十秒钟,还不会因为情绪、疲劳出错,这简直就是医疗版的“阿尔法狗”啊。

  人们都说,外科医生的手最巧,然而现在,外科医生的竞争对手出现啦,一款叫做达芬奇的智能手术机器人,竟然拥有比外科医生更巧的手,它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人手伸不进的区域,它却能灵活移动,完成分离、切开、缝合、打结等动作,而且竟然不会抖,这难道要抢外科医生的饭碗吗,那倒不会,毕竟机器人还是需要医生来操控的,但是由于它的诞生,患者和医生都轻松很多哟。

  看了这两个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的例子,你应该明白智能医学工程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了吧。
  东软信息学院是辽宁省首批开设智能医学工程本科新专业的高等院校,依托东软集团在大型数字医疗生产及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的优势,着力于培养掌握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与智能医疗诊断相关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电子、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具有智能医学仪器的研发、智能医学系统开发以及智能医学数据的挖掘、处理与分析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以实际岗位需求和职业准入标准为依据,将课程、项目、专题、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真实职业环境的“智能医学工程实训中心”,与Intel、TI、NI、EPSON、TOSHIBA等世界500强公司合作建立了一系列业界先进的校企联合专业实验室,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软硬件教学与实验环境,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充分利用东软熙康、东软医疗等的集团资源,丰富实践就业通道。实施以科研项目促教学、以赛事促教学、产教融合、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东软信息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收本科生60人,修业年限为4年,学生毕业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智能医疗行业企事业单位、医学技术部门,生物工程领域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部门,从事智能医学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应用和维护等工作。

  该专业将面向国际前沿,以国家重大健康需求为引领,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国家的健康规划战略,所以如果想要选择一个毕业后不愁工作的专业,智能医学工程必不能错过。东软信息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期待你的加入!我们九月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生命科学、健康医学及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与智能医疗诊断相关的人工智能、脑认知、人机交互、电子、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具备智能医学仪器研发、智能医学系统开发、智能医学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等专业能力,面向智慧医疗领域,从事智能辅助诊断、医疗机器人、智能药物研发、医学数据管理等智能医学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应用及维护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工结合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专业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医学电子学基础、人工智能、数据结构、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脑与认知科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医用智能机器人、康复医学工程、健康医疗大数据等。
  就业领域:
  (1)面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与远程医疗等相关企业,从事智能医学影像、智能诊断、智能医用机器人、智能医学仪器的软硬件系统开发、测试、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2)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部门、国家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学数据研究机构,从事健康医疗数据的挖掘分析与智能管理等工作;
  (3)继续攻读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6-09 08:59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5-23 11:12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5-21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