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一笔,描摹奋斗的笔画,一分一秒,度量时光的印记,正在披荆斩棘鏖战书海的学子们,你的心中,是否已经有大学时光的轮廓?理想的专业有怎样的前景?心仪的学校又会许你怎样的未来?今天,让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与机器人工程系的王伟副教授带你一起走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这里就是你梦想的起点。
嘉宾简介:
王伟,副教授,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主讲嵌入式系统概论、嵌入式系统实例开发、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通用硬件平台综合设计实践、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综合设计实训。辽宁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出版书籍三部、译著两部。
行业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热门技术的逐步应用和日益普及,这些以实现智能化为核心目标的典型技术,已经成为整个信息产业毋庸置疑的主旋律。无论从政府大力扶持角度来看,还是从产业变革的主流方向来说,这股潮流早已势不可挡。而电子信息系统正是这些热门产业应用技术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推动这些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整个智能化电子行业的最核心技术领域,电子信息行业更是凭借其“应用领域广、人才需求大、就业薪资高、行业前景好”等众多优势成为时下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立于2006年,基于国家和辽宁省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专业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利用大连市软件园区和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环境优势,借力区校一体化建设,定位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产品的硬件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信息处理等电子信息行业亟需和具有前瞻性的方向。通过构建具有“双创双实(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普适+实践+专业+运营“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意味着大学期间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专业课,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专业主要学习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I-双语、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实践、嵌入式系统通用硬件平台综合设计实践、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综合设计实训等课程。
实践体系:
专业以学科竞赛为牵引,构建了融合课内实践体系、素质教育活动、辅修课程体系、兴趣小组、专业社团、创新创业实践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驱动、多学科融合的课内外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全方位的教育培养,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参加“西门子杯”自动化挑战赛、“蓝桥杯”软件编程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等重量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就业情况: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就业面广、就业率高、需求量大、薪资较高的特点,可以从事电子技术、新能源、计算机软件行业,从事的岗位有硬件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岗位。具体的就业方向如下:
(1)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如中兴、华为、大唐等通讯设备制造商、车载电子设备开发、医疗器械制造等仪器设备公司;小米等各大手机、PC企业;
(2)运营商三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3)互联网、软件开发、车联网等企业,如BAT三巨头等。
每年专业通过CO-OP(校企合作)计划在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的学生占本年级学生人数20%左右。近三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也稳步提升。专业对口就业率85%以上。优秀毕业生在中国北车、瑞萨、小米、大唐、富达、百度、高德、IBM、埃森哲、阿尔派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北京、上海、深圳诸多地域就业,毕业生已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五年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莘莘学子正用赤子情怀和过硬本领,为祖国电子信息行业添砖加瓦,努力贡献青春力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欢迎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