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 孙虎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通过3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明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鄂府发〔2015〕100号),年前又发布了《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鄂府发〔2016〕263号),明确提出了加快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路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紧紧围绕鄂尔多斯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工作,坚持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培养方向,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的办学原则,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努力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构建校政行园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打造高职教育发展平台
(一)建立与政府联系的畅通机制,为学院办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2007年建院以来,学校几任领导班子殚精竭虑,为大力推进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细致地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特别是深入持久地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结合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展开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解放思想,明确目标,付诸实践和行动。
为更好地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创新办学机制,增强办学活力,获得市委政府在办学政策、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党委行政定期不定期向市委和政府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请市委政府领导莅临学院指导工作,带领全体教职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发展鄂尔多斯职业教育的意见,建立了与市人民政府联系的畅通机制,使人才培养工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至2012年底,学校完成了新校区的建设工作,为培养适应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为找准办学定位, 2011年以来在市经信委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党委多次组织中层干部赴全市各大工业园区、企业、社区开展“访机关、问社区、进园区”的社会调研,了解和掌握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学院精准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起与三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提升学校服务产业能力,实现学校、企业、社会资源共享,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学院牵头,行业协会、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下先后组建了鄂尔多斯化工职业教育集团、鄂尔多斯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促进鄂尔多斯化工、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化工、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为校政行园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汇集社会各方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同时,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研究,为职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在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学院牵头于2016年6月成立了鄂尔多斯市职教研究所,为中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各界进行职教研究、把握职教研究的动态、开辟职教研究新领域、展现新成果提供了平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市人社局、就业局的保持经常工作联系,构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平台。2012年11月至今,在市人社局、就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多次举办“企业进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前进的通道,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
(二)以行业为引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形式上的突破
学校转型发展之前,前身师范学校、教育学院、电大主要任务是为鄂尔多斯教育战线培养中小学教师。转型发展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多途径寻求社会各行各业对学校办学事业的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来的辛勤耕耘,学院和中国煤炭协会、内蒙古煤炭协会、内蒙古石油化工协会、鄂尔多斯汽车行业协会、鄂尔多斯建筑行业协会、鄂尔多斯爆破行业协会、鄂尔多斯酒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了常态合作机制,展开行业在岗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各种职业教育活动。2015年与内蒙古煤炭管理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联合进行煤炭系统特殊工种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并发布岗位技能证书;与内蒙古化工协会多次联合举办化工总控工大赛和环境监测大赛,既历练了教师、学生的实践水平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了与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校园合作的深度对接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2009年以来,学校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得益于鄂尔多斯各大工业园区的支持。迄今为止,学院和鄂尔多斯市十八个工业园区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开发区、江苏工业园区、达拉特旗经济开发区、独贵塔拉工业园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等园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作为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园区作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在校园合作的平台上,园区将企业推向学校,将学校引进企业,实现校企在订单培养、冠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融合与对接,实现了校园企的互利双赢。
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层面上,学校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和东胜区大学生创业园合作设置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办公室,积极发挥鄂尔多斯大学生创业园在毕业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孵化作用,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创业园落户,利用园区的制度优势和平台优势,支持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训,为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保驾护航。与东胜区“草原额吉企业孵化园”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与创业指导服务。
二、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格局、新亮点、新突破
(一)校企联手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
如前所述,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创办伊始,就大力营造“崇尚实践,不尚空谈”的氛围,建立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让公共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与合作企业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安排部分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其它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使教师做到联系一家企业,学精一门技术,结识一批专家,带好一批学生。
同时,学校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炭深加工与利用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大力引进行业、企业和社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师、实训教师队伍,聘请神华煤制油项目、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集团、内蒙古开元铝业集团、鄂尔多斯正丰矿业集团、上海中锐教育投资集团、新奥新能能源集团、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内蒙古润埊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等企业50多名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为我院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优化了师资结构,推动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的展开,有力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连体???
按照“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总体要求,创建各具专业特点的“教产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京东方集团、新奥新能能源集团、鄂尔多斯集团、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内蒙古博大实地化学有限公司、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西北电缆公司、鄂尔多斯泰坤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华泰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与京东方集团合作举办“京东方冠名班”,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华中数控“机器人冠名班”,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新奥班”,与奇瑞汽车举办“奇瑞汽车冠名班”、与明喆物业合作举办“明喆楼宇智能化班”,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校聘请合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业带头人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为学生颁发奖学金,定制工作服,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对接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也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通道。
(三)强化系统设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同打造校内实训基地,实现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
几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地位,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所有专业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数60%以上。学校构建了“1433”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围绕“1”条主线——职业能力培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立“4”个层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基础技能实验实训、专项技能实践训练、综合能力项目实训、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抓好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3”个实践教学关键环节,实现工学交替、理实结合;建立技能大赛、创业创新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3”大实践能力辅助培养体系,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
强化实践教学,重要途径是在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中,积极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建设。2014年以来学校大力推行 “把学校建在车间,把车间建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几年来,学校投资2.6亿元建成高起点、高标准的化工、机电、煤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建筑工程等实验实训室95个,多媒体教室92个,计算机机房拥有计算机630台,1500兆网络覆盖全校园。学院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鄂尔多斯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鄂尔多斯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鄂尔多斯市建设行业人员培训教育基地、“京蒙工会跨区域促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基地”、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2014年学院同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双方人才培养的一致目标,在校内建立了“华中数控技术服务中心”“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华中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由学校提供场地、华中数控提供设备,双方共同投资533万元(其中学院投资60%,企业赞助40%)建成机器人实训室。根据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要求,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双方专业人员共同编写《机器人技术》课程教材。
2015年,学院同上海中锐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由中锐教育集团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构建“2+1”人才培养机制,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汽车产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鄂尔多斯志远驾校汽车修理公司合作,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和设施,在汽车实训车间建立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构建“厂中校,校中厂”,进行汽车维修和学生的技能培训,优化了学校办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实现了校企双赢。在此基础上双方又在机械工程系实训基地共建了汽车驾照考试训练场,为师生考取驾照提供了便利条件。与鄂尔多斯康东消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在校内建筑工程实训室共建消防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消防执业人员从业培训。与内蒙古润埊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在学院化工实训大楼共建“鄂职润埊实训室”,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教师下企业锻炼提供了条件。在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学到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技能。
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双方开展的“产学研”系列工作,为学校培训专业教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搭建就业平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技术平台。
(四)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学院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注重与高新技术企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拓了包括鄂尔多斯集团、新奥新能能源、亿利资源、京东方集团、海尔集团、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建元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鄂尔多斯泰坤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中兴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淮矿西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博大实地化学有限公司、明喆物业等企业在内的6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全校各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搭建了平台。连续三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以上,年终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学校走出校门,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机械工程系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工业机器人冠名班,学生大一大二时在校内学习,大三顶岗实习转到华中数控总部。化学工程系与新奥新能能源、鄂尔多斯集团合作举办化工工艺专业冠名班,也采用同样的培养模式。学生顶岗实习占三年总实践环节的60%以上。
(五)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专业集群,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地方设专业,校企合作建专业,特色发展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增加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建设了一批彰显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专业。截止2016年底,学院经自治区教育厅、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的招生专业达33个。涉及装备制造、土木建筑、资源与安全、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与材料、旅游、生物与化工、教育与体育、交通运输、文化艺术和财经商贸等11个专业大类,以及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机电设备、汽车制造、建设工程管理、土建施工、建筑设计、建筑设备、煤炭、地质、测绘地理信息、计算机、热能与发电工程、旅游、化工技术、语言、教育、道路运输、民族文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小类。以上述专业为核心形成了煤化工、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资源工程技术、人文管理等6个重点专业群。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重点专业(群)按学校总的培养模式框架,结合专业特点,形成了创新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市级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工作 。根据鄂尔多斯主导产业和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将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应用化工技术、煤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6个专业作为院级重点专业建设,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市级重点。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400万元;2016年又列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市政府拨付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依托鄂尔多斯行业、产业、合作企业,多次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研讨会,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于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训方案,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推进了部分校本建材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学校专业办学质量,也促进了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上的深度融合。
(六)加强校企合作,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90%以上,年终就业率在95%以上。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就业工作制度,规范就业工作流程,促进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
加强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从2011年开始在全校先后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必修课以及《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就业与创业典型案例分析》、《职场礼仪与交际》、《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指导》、《个人形象与求职艺术》等公共选修课;从2011年开始,与鄂尔多斯市人社局合作开展SYB大学生创业培训,已培训学生近3000人。
开展就业创业系列活动,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组织校内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互动平台。每年都有来自呼包鄂地区以及周边省市的上百家企业参加,提供2000多个工作岗位;举办就业知识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找准职业方向,把握求职技巧;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在校内提供固定场所供大学生创业。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几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推荐近4500名学生就业。
(七)大力开展社会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积极为企业及行业培训员工提供平台
在抓好全日制高职学生培养工作的同时,学院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资质,主动承接各种社会培训任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大赛工作,与市人社局及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把人才培养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职业资格证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力构建“校政行园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和办学模式,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人事环境。近三年,学院先后与内蒙古博大实地化学有限公司、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市公安检察系统、金鹏天然气公司、市城投集团、市建筑行业合作,对各行业和企业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连续五年承担全市复转军人以及社会就业再就业人员创业培训,总计培训人数近30000多人,培训质量和效果良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