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聚焦新药自主研发“卡脖子”难题和“创新药”重大科研任务,着力加强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新药创制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培养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一是优化设置专业方向。紧紧围绕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需求,与国内头部医药企业共建生物药物学院和现代制药产业学院,分类探索“卓越转化药学人才”和“卓越制药工程师”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充分利用“产学研医”融合创新平台,动态调整药学专业硕士招生方向,确定禁毒技术与毒物鉴定、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招生方向,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二是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以“懂医精药、善研善成”为目标,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通专结合和本硕博衔接特色的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药学专业硕士“顶石教学”计划,制定指导性培养方案,将项目制贯穿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复合、能力整合、素质融合。三是增进国际合作交流。拓宽人才国际化视野,加大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合作力度,构建科研合作国际协同模式,为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国际化课程、加强师生国际交流、推动学位项目国际化等举措,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力度。
提升新药创制整体能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关键引擎。一是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评”体系。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实施“兴药学者”人才发展计划,出台“新时代中国药大人才十条”综合改革方案,完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针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遴选组建创新人才团队,着力在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培养领衔科学家。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实施原创性科学研究柔性考核机制,设置标志性成果奖,保障教师潜心科学研究。二是推进有组织科研管理模式创新。制定各类型重点科研平台发展规划,聚焦“原创药物发现与成药性评价”等学科高峰研究领域和“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药物靶标发现”等学科高原研究领域中的难点与瓶颈,开展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设计创新药物研发方向,通过团队协作和技术集成,持续完善新药发现及筛选、药效评价、药物代谢、安全性评价、转化研究等新药研发链,提升新药创制整体实力。三是实施原创新药研发培育计划。出台新药研发激励政策,设立新药资助基金,加大自主科研经费和社会经费投入,助推新药品种产出和核心技术提升,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药物靶标发现、疾病无创诊断、活细胞制剂干预治疗等领域不断取得标志性进展。研发具有学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Ⅰ类原创新药,以校企联合研发方式助推18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新药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推动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彰显新质生产力强大优势。一是聚力校企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校千项”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引导激励师生进入企业研发中心开展合作研究。聚焦小分子化学药物、中药天然创新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三大领域,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着力解决企业新药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前布局医药产业技术攻关方向,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效能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聚力校地融合,助推产业升级。整合校地优势资源,在杭州、重庆、无锡等地布局建设创新研究院,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医药产业聚集地区开展校地合作,提供药物研发、政策咨询、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服务,助力区域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转型发展。持续打造“环药大知识经济圈”,建设一批校地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智库、学科、人才优势,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三是聚力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发展。建立科研分类评价制度,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考核评价权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立“1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体系、2个成果转化引擎、N个科技成果转化特色模式”的“1+2+N”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围绕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以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主导,地方研究院、产业化应用工程技术平台、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等有机融合,推动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