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王延隆 王寅: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
2024-09-19 11:46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需求决定的,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可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一、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从发展目标来看,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国际经验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明晰教育扎根中国大地是根本,借鉴国际经验是补充和完善。扎根中国大地意味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因素,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解决教育问题提供借鉴,丰富我国的教育资源,解决好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二、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是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能够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使教育始终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服务。扎根中国大地是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决不能偏离教育的“初心”,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这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基石。中华民族具有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育人资源。教育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价值观念,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古代的太学、书院到现代的学校教育,中国教育始终秉持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家国情怀。通过家风传承、经典诵读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更好发挥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早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国际上许多国家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有着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要充分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教育高地。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经验,特别是近代德国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洪堡的教育改革引领的现代大学制度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还有世界各国有利于教育改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坚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理念,认真总结和吸取这些经验,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推进科研育人、产业育人、服务育人等模式创新,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四、把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更好结合起来。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国际经验,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既有中国灵魂又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这要求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体现开放性、包容性和前瞻性,处理好本来、未来和外来三者的关系:一是立足本来发展教育。要立足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坚持中国特色与面向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二是面向未来发展教育。要坚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推进教育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适配并超前发展,持续做大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探索“科教融汇、产教协同”的未来产业实战人才超常规培养创新模式,推进与现代产业体系布局适配的紧缺人才培养。三是充分吸收外来好的经验、做法和资源。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进一步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引进来” 和 “走出去”。注重对教育国际经验的本土化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决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和转化。通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各国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积极传播中国教育的优秀成果和经验,为推动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教育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既要注重民族特色的发挥,又要关注世界意义的生成。只有坚持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激发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性发展。正确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国际经验的重大关系,要求我们更好地处理“本来”和“外来”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展开对话和交流,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王延隆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西北工业大学 2024-09-13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