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后,又一次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系统阐述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深刻指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要点,亟待我们在实践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落实。
以信任为前提,充分认可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的多维素养
从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看,某一群体之所以被称为“青年科技人才”,确立为特定意义上的“显性人才”,往往也意味着其多维的能力素养已然超越“潜在人才”阶段,被实践普遍证明和社会广泛认可。数据显示,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低于45岁;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成员平均年龄仅为30余岁。可见,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已趋向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完成了从“冒尖”到“拔尖”的成长,并在其“专业能力+进取精神+奉献情怀”等多元素养的浸润濡染下,逐渐在各自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人才成长的“长期性、阶段性”规律也进一步表明,虽然所有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都是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起来的,但当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并不必然能成长为未来更高水平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关键要看我们能否做到充分尊重信任他们,并能在这一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好的干事创业空间、更大的矢志奉献舞台,进而使其能在持续的事业锤炼中走向更高水平的成长成才。而这整个链条的逻辑起点,无疑就是“尊重信任”问题。因此,以信任为前提,充分认可青年科技人才矢志爱国的多维素养,也就成了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中更好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首要关键。
党和国家有着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的优良传统。从历久传袭的“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理念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同志“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明确呼吁,乃至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要求,无不体现出我们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逻辑起点的科学认识。也正因如此,中国人民才能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跨越。在这个意义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需求,我们尤需做好这一科学认识的学习与运用,旗帜鲜明地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全面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青年科技人才使用机制,从体制机制上更好地保证每一位青年科技人才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有责,让那些愿意干事、敢于干事、能干成事的青年科技人才坚定干事创业,矢志爱国奋斗。
以善用为抓手,放手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实干中锤炼更高超本领
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动有其最佳年龄期。研究者对“公元600年—1960年间世界范围内涌现的1243位科学家(发明家)的1911项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的系统分析显示:25岁到45岁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创造力最旺盛、最容易获得成果的时期。与此同时,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表明:30岁到45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关键成果的最佳年龄期。可见,青年时期是人才创造力的高峰阶段,是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黄金时期。
从哲学层面看,任何实践都是一项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都必须科学认识并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作为一项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事项,除要明确科技人才成长有其最佳时期这一客观规律外,还需在实践中抓好这一最佳时期的利用。换言之,要抓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最佳时期,大胆使用身处成长最佳时期的各类青年科技人才,放手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在事业发展中负更大责任。从这个意义上看,以使用为基础,放手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实干中锤炼更高水平的本领,既是让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更好成长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更好开辟我国科技事业、制胜国际科技竞争新赛道新领域、全面助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支点。
在青年科技人才使用的国家顶层设计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于2023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有赖于各行业、领域、部门不断探索与自身实践相符的多元路径。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更大力度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境)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学习培训和合作研究,更大力度遴选青年人才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实施人才自主培养,更大力度培养博(硕)士学位点、一流学科专业的青年负责人,更大力度支持青年教师自主选题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非共识性项目研究,更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担任科研团队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更大力度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积极作为,都是我们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中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切入点。
为保证青年人才使用政策的长期性和延续性,高校应高度重视对人才长期的培养和发展,精准构建人才全周期培育机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全面赋能体系和晋升通道,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成长阶梯。设立青年人才科研启动专项资金,及时为青年人才提供学术生涯起步所需的“第一桶油”,主动对标国家各类人才计划,构建更加综合全面的高层次人才分层培养体系,赋能人才快速发展,加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集聚、登峰,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培养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加速发展科研事业。
为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学术探索之路上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在实干中不断锤炼,高校须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包容机制和免责机制,宽容其研究工作中的失误失败。包容青年科技人才努力工作中的错、积极探索中的错、推陈出新中的错,让人才有更长时间和更大空间去试错、纠错,营造尊重人才、宽容人才的学术氛围。包容机制要明确失误的性质、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补救措施,同时确保处理过程公正、透明;免责机制应基于对失败原因的深入分析,区分无意的失误和故意的不当行为。鼓励人才在创新实干中成长、在纠偏优化中锤炼,在战略征程中成就卓著。
为发挥考核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正向激励作用,高校应建立遵循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考核机制。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是青年科技人才通往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建立标志性成果“一票通过”考核机制,遴选部分前沿交叉学科,试点“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潜心研究、长期积累,为人才解决原创性和引领性基础研究问题创造制度环境,以“十年磨一剑”精神致力科学探索,推动突破创新;另一方面,完善“过程+结果”的考核体系,突破现有考核制度的“唯结果”导向,坚持结果考核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形成成果和过程评估的结构化框架,采用多维综合评价方法,构筑过程衡量和结果改进的螺旋式上升阶梯,全面激发人才活力和创新精神。
以引导为基石,确保青年科技人才效能发挥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培养过程中持续的精心引导。人才成长研究表明,人才培养和发展是可以进行设计引导的,正如《荀子·劝学》所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干事创业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多元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个人发展导向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客观冲突,都会极大影响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为此,尤需通过主体性的家国情怀引导和职业性的科学家精神培育,谨记“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人才深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确保青年科技人才效能发挥的正确方向,全面保证科技创新创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实践中,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涵养家国情怀,应在其培养实践中加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明确做好相应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有其关怀人类命运的目的。故关怀人类命运,切实在“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问题上下功夫,是当代青年科技人才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同时,我们亦应把握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塑造的关键期,坚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引导其树立科技报国的伟大志向。尤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动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引导广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真正把科技创新扎根在祖国大地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青年科技人才作为未来潜在的战略科学家,对其的培养引导亦不能缺失精神层面的内容,尤其是科学家精神的内容。为此,一方面,要引导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研探索领域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另一方面,做好“潜在人才”科学家精神引导的“下沉”和“前移”部署,在学校培养环境中,将科学家精神培育前移至义务教育阶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播好科学种子,在社会培养环境中,统筹推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科普基地建设,打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家精神培育场域。
以关怀为保障,全面营造青年人才后顾无忧的干事创业环境
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已然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当之无愧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从职业生涯周期来看,青年往往也还意味着更长的职业生命、更多的价值贡献,意味着未来的无限发展可能和无限创造可能。因此,保障好各类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地安心干事创业,亦是在赋能科技强国建设,助力早日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发展存在“早期科研支持不够、发展机会不足、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过大”等多个方面的“痛点”,制约了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一方面,尽管国家各类项目资助、人才选拔等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专项支持力度、倾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受制于相关评选资助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实际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青年人才总体占比仍较低。另一方面,与“破五唯”精神相悖的“短平快”考核,诱发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焦虑”。部分用人单位采用与头衔、论文、项目等相挂钩的薪酬模式,间接使处在最佳创造时期的青年科技人才不得不陷入多压力交叠循环。
因此,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问题,就是解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解决未来科技创新创造的动能培育问题,就是解决赢得世界科技竞争的源头活水问题。这其中的关键落脚点就是“以关怀为保障,全面营造青年人才后顾无忧的干事创业环境”。要给予集物质关怀、人文关怀、事业关怀于一体的系统性关怀。高校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联系服务,构建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平台,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高校蔚然成风;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初期的启动经费支持力度,建立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在项目负责和人才领衔、经费支持、绩效评估专家组中的合理占比;营造精准服务“强磁场”,紧盯人才当下最为关心的诉求,完善人才服务联动机制,提高各类事项落实落地效率,提升人才体验感和获得感;探索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子女入学、住房安居、配偶安置、父母赡养方面的“政府+用人单位”协同保障机制。
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人才的现实困扰,最大程度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给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生态环境,让人才乐享安身、安心、安居、安业的干事氛围,从而全面构筑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高地,加快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深圳大学3位教授的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牵头项目“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毛军发为第一完成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讲席教授巴里·马歇尔教授荣获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深圳大学为首要合作机构);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朱建波教授参与的“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朱建波为第四完成人)】
【作者:毛军发,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