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田勇:以高校科技创新之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2024-10-10 09:4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全会的精神实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与决心推进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要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前沿科技与创新模式深度融合所催生的强大驱动力。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摇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本文从技术、行业需求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以技术需求为导向,构建有层次的科研体系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国家和区域所面临的战略性、长期性以及紧迫性的“卡脖子”科技难题,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应当抢抓机遇、勇挑重担,积极探索并推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坚策略,构建全新的科研组织范式。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科研平台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激发科研活力、引导科研方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往过度侧重科研成果数量,却对成果质量及社会实际贡献重视不足的传统评价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全新的评价体系必须将重心置于科研成果在解决实际问题、助推产业进步方面所发挥的效能,以此激励科研人员聚焦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研究工作。一是要构建“六位一体”融合化创新模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需求+高端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团队+重大科技项目+标志性成果+成果转化运用”的“六位一体”有组织科研融合创新模式,是实现资源整合、提升科研效率的有效之举;这需要我们深入洞悉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搭建适配的科研平台,汇聚优秀的人才团队,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并全力争取标志性成果,使之形成一个协同共进、有机融合的整体,达成从需求出发到成果产出的高效转化。二是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研发平台。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要发挥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互动合作与交流,携手共建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这样既能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科研团队创造实验和验证的优良条件,又能推动科学家与企业家、大国工匠等紧密协同联动,实现技术需求挖掘、研发选题确立、技术难题攻克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体化运作。三是组建协同联动实质化创新团队。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育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招才引智、一体化育才用才新模式,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核心技术攻坚团队。通过强化政策的衔接与联动,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为创新领军人才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确保其在学校、企业和地域都能施展出应尽才华,携手攻克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四是创建行业所需精准化攻关机制。针对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打造“企业出题、协同答题”的精准攻关模式,以产业化落地和市场化应用为导向,着力提升协同创新效能。同时,建立专利所有权共享、收益权让渡等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技术与产品创新进程,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项目落地生根和有组织成果的高效转化,构建高质量校企循环双促进机制,为地方产业发展的迭代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二、以行业需求为根本,推动有组织的交叉融合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高校应不断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服务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提供有力的“催化剂”与“助推器”。一是要打造面向重大需求的交叉学科群,打破学科壁垒。学校应以敏锐的目光聚焦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要需求,对自身的优势学科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学科界限和机构壁垒,而是以开放的姿态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之间的“孤岛”现象,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例如,在新能源领域,将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专家汇聚,共同攻克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充电时间缩短等难题;在生物医药领域,整合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力量,研发更高效的药物输送系统和精准医疗技术。二是要构建鼓励交叉融合的考评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为保障学科融合的顺利推进,构建科学合理、鼓励交叉融合的考评体系至关重要。在考核评价的各环节中,应当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不再仅仅关注单一学科的指标,而是全方位地注重评价项目成果是否真正解决了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价值。通过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奖项,表彰那些在跨学科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为在交叉学科领域表现优异的科研人员提供优先晋升的通道,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于交叉学科研究。同时,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避免因传统的评价标准而束缚了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三是要加强交叉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要推动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需要坚实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作为支撑。一方面,学校应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这些硬件设施应具备多学科通用性和前沿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科研究的需求。例如,建设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大数据中心,为涉及数据分析的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打造综合性的实验大楼,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交叉实验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建立学科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搭建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研数据、文献资料、仪器设备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资源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同时,鼓励学科之间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共同利用资源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夯实有创新的人才基础

  创新拔尖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要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己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根基。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紧跟科技前沿,融入交叉学科知识。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中,增加生物信息学、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课程,引导学生跨越传统学科边界,拓展思维广度。同时,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应用,引入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的引领作用。选拔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导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实现个性化指导,每位导师应指导适量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定期的交流和讨论,导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三是细化创新氛围营造。高校应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科技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分享前沿成果和创新经验。设立创新实验室和工作室,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不受传统课程的束缚,大胆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如设立专项奖学金、评选创新之星等。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促进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四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应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通过交换生项目、短期访学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环境。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前沿思考问题,掌握国际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技术。此外,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外籍教师授课、开展国际课程合作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国际元素。

  四、以汇聚合力为前提,推动有保障的全面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需要我们将科技创新组织工作融会贯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引领发展方向。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工作专班,汇聚包括学校管理层、学科带头人、企业合作伙伴等各方精英,以形成强大的统筹协调力量。通过精心制定明确且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项任务精确分解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同时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按计划高效落实。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筑牢发展基石。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充分利用政府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视,获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此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捐赠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重点用于科研平台的升级建设,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为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应加大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解决其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为实现更多优秀成果突破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深宣传引导,厚植创新沃土。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发展前景。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案例,让师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讲座、论坛和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经验,提高师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树立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和经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人人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作者:田勇,系成都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河南省教育厅 2024-09-29 15:56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9-23 16:39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9-23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