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讯 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出席以西京学院为依托单位的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2020年年会。
据了解,2016年11月,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开始筹建;2018年1月,陕西省科技厅正式批准立项建设,这也是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批建立的土木工程类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自组建以来,从我省和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致力于结构防灾减灾理论与方法、西部寒区水工结构的安全与耐久性、寒区复杂地基及边坡的变形与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实验室近两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9篇。
陕西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副处长苗长贵指出,当前,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集中力量搞创新,搭建好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通过三年建设取得了多项成果,体现了学校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带未来的指导思想。
苗长贵希望实验室加强科学研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崔鹏对实验室建设提了五点建议:一是立足西部,做出特色,为未来发展奠定科学基础。二是抓住机遇,和同类实验室、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搭建好平台,出人才与出成果并重,打造优秀团队。四是凝练项目,优化制度,大力选拔引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带动学科发展。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在后疫情时代找准切入点突破口主动服务科学发展。
期间,与会专家刘泉声、周创兵、常晓林、朱大勇、梁兴文、邹维列、赵志勇、韩晓峰等分别围绕水电工程枢纽区渗流特性与演化规律、孔洞应力集中的超高精度计算方法、水利水电工程“智慧化”思路、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及新型抗震结构性能研究进展、新形势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发展趋势分析等主题作了学术报告,并与西京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