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学院·π丨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李洋:做美育的使者
2022-06-24 18:22:00
西安欧亚学院
 

  在李洋老师的音乐教室里,没有板凳座椅,你可以坐在落地窗前的榻榻米上,也可以盘腿席地而坐。大多时候你会和其他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或者哼唱着音乐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总之,在李洋老师的课堂上,你不需要做一个“乖”孩子,或者反复进行某种音乐技法的练习,而是调动整个身体参与音乐,感知节奏和律动。

  在这个看似没有“约束”的音乐课堂上,我们看到不同以往的音乐教育,它成为了每个人的本能——你可以游戏,可以表演、可以大笑,探索与创造、爱与关怀在课堂中流动。它既是音乐课,又是表演课,也是疗愈课。

  01、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体系

  Q:请您先跟我们介绍一下卡尔·奥尔夫。

  A:卡尔·奥尔夫(以下简称奥尔夫)是上世纪德国一位非常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母亲喜欢大自然,喜欢音乐,因此,他自幼受到了非常具有人文精神的音乐教育。后来受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蹈的启发,创办了一所“体操-音乐-舞蹈”学校,探求体操、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

  奥尔夫作为一位作曲家,有非常经典的音乐作品,比如:《布兰诗歌》、《巴伐利亚歌曲》、《世俗歌曲》;作为音乐教育家,他给孩子留下了《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和享誉世界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Q: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体系?

  A:传统的音乐教学可能是我唱你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而奥尔夫先生是从人本角度出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用奥尔夫先生本人的话来说:原本性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必须亲身参与的音乐形式,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听众,而是要以合作表演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图2:李洋老师正在授课

  Q:您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什么时候?

  A:2010年,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大学。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10周年的纪录片,第一次知道了奥尔夫,知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时我就想:这么有趣的音乐教学法,我一定要去学一学,所以在研究生期间我读了音乐教育专业,主攻音乐教学法。

  Q:也就是说在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法之后,它改变了您的一个研究方向。

  A:是的,我本科攻读的声乐表演,按理来讲,我应该是一个声乐演员,我应该是站在舞台上。虽然我很享受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光,但是我觉得我站在讲台上所带给我的价值感和身份的认同感,比在舞台上还要强烈。

  02、在仪式感的课堂中打开自己

  Q:您是如何设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门课程的?

  A:这门课程是学前儿童音乐艺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设计上既要保障学生能够运用先修课程(音乐技能课程)培养的音乐能力,同时要提升学生在幼儿音乐艺术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在奥尔夫先生“原本性”的指导思想之下,以音乐元素的体验作为切入,在体验过程当中,让学生逐渐从音乐艺术体验者转化为音乐艺术教育的实践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非常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我会不断的激发他们音乐艺术教育的潜能,在感受当中去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素养。

  此外,奥尔夫先生本人非常提倡“本土化”教学,所以我们会选用中国传统经典童谣及中国经典民间小调、中国经典儿童歌曲作为课程素材,在这个过程当中,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音乐,获得一种文化自信。

  Q:您的课堂中有一些很有趣的设计,比如说教室里有幕布,学生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一定要从一边上台,另一边下台,有拉幕的环节,表演结束后要鞠躬,大家要给予掌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

  A:这些细节是音乐戏剧表演的一部分,奥尔夫先生本人是非常重视音乐戏剧的。对我本人而言,我是特别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他们的每一次音乐创作,创作的呈现应该要有仪式感,这是对创作者的尊重。

  Q:这间教室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它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要通过敲击来发出声音,这也是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特色之一吗?

  A:这些乐器其实是非常具有奥尔夫教育体系里的特色的。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会采用打击乐器,比如:木琴、金属琴、摇铃、碰钟、鼓等等。相比于钢琴、小提琴……小型打击乐器很容易上手,你能够迅速的掌握,甚至你不需要我来教你,通过自己探索、自己玩,就能够感受乐器发出来的美妙的声音。那么这种方式,它们除了适合于儿童,是适合于全人的,它是可以让你能够快速的进入音乐当中的一种载体。

图三:李洋老师音乐教学现场

  包括一些身体上的行为、声音,例如跺脚、鼓掌等这种身体打击乐表现的方式,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它就是把身体作为一种乐器来感受不同的音色和节奏。

  Q:读这个专业,需要具备音乐基础吗?

  A:其实,我们的学生中之前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非常少。我还带了一门课叫《音乐基础》,这是针对刚进校的大一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发现我们很多学生都是音乐零基础,这种零基础其实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是非常薄弱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想要来我们专业学习的同学不要担心自己没有音乐基础;另一方面,也希望从人文教育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可以在未来成为普及基础艺术教育中的一份子。

  03、艺术教师是美育的使者

  Q:您如何理解“美育”?

  A:我认为美本身就存在,这个世界是非常美的,生活是美的。美育,就是去发现这种存在。美育的过程其实是很漫长的,它就像精心呵护一株非常珍贵的苗芽一样,要花费精力、时间,一点一点的去养育它。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艺术教师。艺术教师就是美育的使者,通过言传身教去传递美,你的语言,你的行为,你的习惯,都是一种美的表达和传递。

图4:李洋老师音乐表演现场

  Q:您认为对美的感知是一种天赋,还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

  A:我觉得是一种需要被引导的天赋,虽然有些人他天生就有创造力、有审美力,但我认为教育之所以存在,一定是有价值的。

  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们保持笑容,在笑的过程当中,美会自然而然的从内到外的流露出来。即使有的时候上了一整天课很累了,也要把倦意收起来,保持好的仪态和笑容,这对于学生们未来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很重要——你要用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孩子们。

  课堂之外,我会建议学生们去听一些有质感的、非常经典的音乐作品,去看一些非常好的视觉作品,包括去读书,去读一些美学大家的作品,读不懂都没关系,这是一种寻找频率协调的过程,你要和这些美学大家们慢慢地同频,你自然能感受到他所告诉你的美的真谛在哪里。

  Q:所以说美育除了课堂之内的部分,它很多时候是课堂之外的。营造一个美的空间,对于美育是不是也同样重要?

  A:是的,因为课堂的时间非常短,就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其实对于一天24小时来讲,它占据的时间太短了。美育是要浸泡滋养的,美育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

  我们校园里每一处都体现着教育的美、人文的美。我们上课的实训室我就非常喜欢,透过这些大窗户可以直接看到草坪、看到树,还可以听见鸟的叫声,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说,我的教室一打开门就是一片森林。不管是欧亚校园,还是人文教育学院,我们的空间和环境都非常的好,它是符合人本的,是和教育、和美息息相关的。

图5:李洋老师参加四季人文草坪音乐会

  Q:您会从哪些方面去汲取这种美的能量?

  A:我是特别喜欢大自然的,自然当中蕴含着万物的灵性,天有天的美,地有地的美,我喜欢常常去山间走一走,自然中的能量是非常充足的。可能和我从小学习音乐有关系,我的听觉比较敏锐,我会通过我的耳朵感受美,自然当中的那些声音:流水、风声、雨声、海浪声……它们带给我美的感受是非常纯粹的。

  对于我一个音乐教育的人而言,其实所有的音乐我都接受,古典音乐也好、现代后现代音乐也好,但我还是更喜欢听天上的声音、地上的声音,和那些从天上落下来、从地上长出来的那样真实的声音。

  Q:您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A: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不想用一些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比如说我是一个有爱的老师,一个有感染力的老师,一个有美学思想的老师……如果需要一个答案,那我想成为一个我现在这样子状态的老师,现在这种状态我很喜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