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传播学国际名师讲座”开讲! 解读AI时代的情感经济
AI人工智能——这个当下超火的科技话题已经在传媒领域呈现出多样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前沿技术已渗透到传媒教育及传媒行业的方方面面。情感经济是我们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关系时绕不开的话题。
3月13日,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开展了新一期传播学国际名师讲座,讲座邀请了南伊利诺伊大学讲座主题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程红教授(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College of Arts and Media,Hong Cheng, PhD., Professor and Dean),带来《情感经济中的交流:在美国学习艺术和媒体》主题讲座。
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时这样定义AI。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科技核心是识别数据的步骤、进行预测并提出建议。
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制造业、金融业、医疗保健、物流、广告、新能源等广泛领域中得到应用。根据2019年福布斯与牛津洞察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为358亿美元,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792亿美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增加15万亿美元。人工智能已经成为Facebook 、亚马逊、优步和Booking.com等公司营销战略的基本要素。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在客户体验这一服务中进一步得到优化。
在探讨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时,程院长提到,科技、通讯和娱乐成为人工智能影响最深远的行业之一。其中三个AI影响潜力最大的领域,分别为媒体存档与搜索——聚合分散的内容为用户进行信息推荐;定制内容创作——营销、电影、音乐等;个性化营销和广告。站在消费者的视角,让消费者受益的是日益个性化的内容生成、推荐和供应。从短期来看,人工智能已在面向消费者的内容推荐上做的相对成熟,中期发展的目标及潜力是能够与用户进行真实对话的语音营销,而从长期发展目标及潜力来看,人工智能旨在能够使用特定案例和更加个性化的AI创建内容。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在节省时间上已做的足够出色,除了让消费者更快捷、更方便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反映出消费者当时的喜好与心情。但与此同时,当面对海量的数据,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结构化数据时,如何消除噪音是当下人工智能需要克服的障碍。
Source: PwC, 2023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当谈到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程院长引用谷歌GEO桑达尔·皮查伊的话:“人工智能是人类正在努力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比电或火更深刻。”
人类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体力经济->思维经济->情感经济。技术可以取代人的物理性需求,在第一个阶段人类制造机器来代替基础的物理延伸,例如汽车、摩托车等交通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到达更远的地方,而在传媒领域,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也很好的表达了这一属性的发展。而伴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扩展也必然的走向了思维及情感领域,虽然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难以代替人类的情感。
随着机器被训练开始“思考”,许多以前需要人类完成的任务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然而,情感智能的自动化更为困难,这正是当前人相对于机器的竞争优势所在。
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承担更多的思考任务,让人类的智能专注于情感。情感传递离不开人际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学的知识与技能毫无疑问在日益增长的情感经济中变得比在体力经济和思维经济中更为重要与必不可少。
在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中,同理心,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类的一项重要情感。这一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使得我们与他人进行情感的联结,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世界。程院长通过倾听、认知、关心和行动四种方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更具同理心,并明确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
讲座的最后,程院长为大家介绍了南伊利诺伊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项目的相关情况及课程。南伊利诺伊大学地处美国中西部,成立于1869年,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美丽校园环境的公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下设艺术与设计学院、新闻与广告学院、媒体艺术学院等传媒相关学院,学院为期两或三年传播媒体方面的硕士专业强化课程通过扎实的媒体理论、研究方法和制作基础等提升学生的媒体研究与实践能力,毕业的学生推荐在当地媒体机构工作,或进行舆论研究、教学等工作。
讲座嘉宾
程红
博士,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兼院长
传播学国际名师系列讲座是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在地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活动,活动将为文化传媒学院师生以及对传媒领域感兴趣的各行各业人士提供学习及交流的平台。文化传媒学院将邀请国际上知名的传播学大师开设讲座,以丰富师生的在地国际化体验,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