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深圳零一学院会同西安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西部创新教育论坛在西安开幕。汇聚了来自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深圳等全国各地院士、专家、中小学校长(书记)、老师、教科研人员共计600余人,共同探讨“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生态建设路径和实践探索”的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国家督学、北京市特级校长王殿军,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深圳零一学院高级顾问、原深圳市坪山区政协副主席兼坪山区教育局局长彭尧等出席开幕式,同时,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代表作为特邀“与会者”全程参与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们围绕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郑泉水院士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进分别发表了致辞,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主持开幕式。此次论坛旨在落实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建设教育强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会上,郑泉水院士以《回归本源是更好的教育——从清华大学到零一学院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做主旨报告。他分享了从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到深圳零一学院的创新生态实践,以及大中贯通培养的重要思路,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他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成长,而创新的本质则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他特别指出原始创新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他强调,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连续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深入剖析其成长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
王殿军以《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做主旨报告,分享了清华附中英才培养的本土实践。他表示,创新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拔尖创新人才通常不是“拔出来”的,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活动,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冒出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森以《科学选拔、敦笃育人,兴趣使然、因材施教——西安交大少年班大学生38年培养探索与实践》为题,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思考、西安交大少年班人才培养探索等做主旨报告,重点分享了少年班面向时代需求,探索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举措与思考。
圆桌论坛由王殿军督学担任主持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全铭教师和曹思雅同学与郑泉水院士、西安教育科学研究院代表、校长代表等嘉宾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需求”展开深入讨论。
此次论坛上,11所中学的校长被聘为2024零一暑期学校学生“推荐校长”,由郑泉水院士亲自授予聘书。
在专题报告中,来自全国各地7位知名中学校长纷纷登台,结合各自探索与实践,就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实践经验、挑战与对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訾艳阳主持并作专题报告,他以《建构“三元课程”培养创新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大成智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题,详细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三元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他以详实生动的教学设计案例和学生成果分享了交大附中自主研发的“钱学森班”独特课程体系和交大附中育人“智慧树”。他表示,知行合一是教育的关键,真诚希望与会代表们能够将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创新教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副校长李贤中代表党委副书记、校长毛道生分享,带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灌注精神动力》的报告。他从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为创新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围绕《“美好教育”助力创新人才成长》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美好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和支撑。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刘国材以《育德培能,创新筑魂——西北师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学校在顶层设计、技术赋能、指向素养、五育并举、优化生态、贯通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宁夏银川一中校长张永宏作主题为《从基础建设到课程、从教学到教研全方位改造——宁夏银川一中科技创新试点学校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分享了高中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
乌鲁木齐七十中党委书记张焱冰以《建构多元一体培养机制 挖掘创新人才发展潜力——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介绍了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通过构建多元一体的培养机制,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淑芳以《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生态建构——以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为例》为题分享了西安高新一中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的生态建构理念和实践做法,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随着西部创新教育论坛的圆满落幕,本次盛会强调的“知行合一”是教育的关键,希望所有师生能够将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创新教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此次论坛不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构筑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更为推动创新教育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