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滨研等你来| 中西医结合学院2021年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简介来喽!
2021-03-05 08:35:00
中国教育在线
   中西医结合专业遵循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运用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药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中药复方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目前拥有三个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有专业教师33,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20人;教师中博士学位者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近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5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1项,青创人才引育计划1项。其他各级各类科学研究课题项目30余项;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励20余项;学术论文400余篇,SCI或EI收录100余篇。现有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1处,中医药研究所1处,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1处,研究所仪器设备总值700余万元,每年可接收20余名研究生开展实验研究。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联系部门: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电话:0535-6913187
  邮箱:78075669@qq.com
  联系人:刘老师
  学科方向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
  研究方向:中药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方向带头人简介
  郑秋生,1967年10月生,山东寿光人,北京大学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证候物质基础与中药有效成分网络靶点研究。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健康与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教兼职教授,石河子大学特聘教授。医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技术管理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专家库成员,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与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30余项,申请相关专利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现为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约稿人或特邀审稿人。
  导师简介
  
  郑秋生,1967年10月生,山东寿光人,北京大学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证候物质基础与中药有效成分网络靶点研究。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健康与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教兼职教授,石河子大学特聘教授。医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技术管理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专家库成员,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与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30余项,申请相关专利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现为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约稿人或特邀审稿人。
  
  叶蕾,1979年3月生,博士,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养生康复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新型抗癌靶点的发现与治疗创新团队成员,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成员。2014年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18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多部。
  
  王斌胜,中医内科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首届健康与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烟台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烟台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内科时病流派主要传承人。研究方向:复方中药的临床应用与功效机制研究。专业特长:内科、妇科杂病的中医诊疗。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均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就业于三级以上医院。
  
  林海燕,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山东老年医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主要从事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2018年度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厅局级课题4项。以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中文核心期刊近20篇;主编《中药学》、《中药学实验教程》等教材三部。首位获得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滨州市青年科技奖、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医饮食营养学》的课程负责人,《中药学》、《方剂学》等多门校级一流或精品课程负责人。获得第三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王科军,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国医学史》等课程,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
  
  于晓飞,女,1983 年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循证中医药、中医脉诊研究、中医古今文献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北京市重大科技公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1部,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等。
  
  于东林,1984年6月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在站,现为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医学导论》等课程。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1项,出版《中医学导读》(主编)、《中医症状学研究》(副主编)等教材及科研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滨州市优秀社会成果奖、山东省医学会优秀论文等奖励。
  
  孙长岗,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八年制中医专业少年班。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学科负责人及带头人,山东省中医药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TMR-Theory and Hypothesis》期刊主编。
  长期从事恶性肿瘤与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及国家中药临床研究基地课题各1项,首位完成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单篇最高IF:47.661);获得国家级专利四项,参与编写《王永炎院士薪火传承集》,主编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等,共培养各类研究生90余人。
  先后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首届 “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突出贡献奖”,“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库”专家称号。
  
  庄静,1980年01月生,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019年获“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及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项,主编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治疗学》2部,并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学科方向2: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
  研究方向:中药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方向带头人简介
  李德芳,博士,教授,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省属优青”获得者,烟台市“双百计划”创新人才,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急需人才,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抗癌靶点的发现与治疗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青年学者奖”获得者,第十五届“烟台市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第十三届滨州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主要从事于中药化合物和非编码RNA在防治肿瘤、心肌缺血等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8项,总经费达1000万元。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62篇,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等期刊,影响因子总和达300。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申报发明专利10多项,授权4项。
  导师简介
  
  李德芳,博士,教授,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省属优青”获得者,烟台市“双百计划”创新人才,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急需人才,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抗癌靶点的发现与治疗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青年学者奖”获得者,第十五届“烟台市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第十三届滨州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主要从事于中药化合物和非编码RNA在防治肿瘤、心肌缺血等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8项,总经费达1000万元。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62篇,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等期刊,影响因子总和达300。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申报发明专利10多项,授权4项。
  
  付建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工作。专业特长:心血管药理学。目前带教学生3人,在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五攻关课题、973课题、863课题等十余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和多项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奖6项。担任中国中药协会医院与企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分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三届、四届编委会委员,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北京市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广东省新药注册核查专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李敏敬,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及分子靶向治疗。近三年共发表通讯或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近50分;主持国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等项目,目前累计经费200余万。
  
  刘晓娜,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抗肿瘤的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2019年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1项。以第一作者论文或共发表通讯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药分析学专论》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于燕,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睡眠呼吸团队骨干成员,从事OSAS认知障碍相关病理机制的基础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揭示CIH模型中脂代谢异常的发生机制,明确脂滴堆积与OSAS认知障碍的关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Int Immunopharmacol, Fish Shellfish Immuno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来源:滨医研究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