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首个中国区试点项目落户山东体育学院
2023-12-01 11:06:00
山东体育学院
  11月30日,“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首个中国区试点项目在山东体育学院济南校区启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衔参赞、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副主任 Lucy Philippson(露西 菲利普森),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林海滨,山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负责人王桂龙,山东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国家足球学院院长王毅出席开班仪式。“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项目英方团队和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开班仪式由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孙乐为主持。
  本次活动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体育学院和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学转英超•未来之星 ”是在“学转英超”项目成功的基础之上,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手共同开发的项目,旨在运用英超联赛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感染力提供世界级的小学教育支持,提高和加强体育和其他课程的融合,培养终身重要的技能和理念。
  王毅在致辞中表示,“学转英超”项目自2017年落户山东体育学院以来,在英国驻华使馆、省外办、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取得良好成效。王毅指出,山东体育学院作为一所高水平专业体育院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发挥特色优势,服务中国足球振兴。学校坚持高点定位,协同创新,发挥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国家足球学院的专业资源和优势,依托山东省教育厅设在学校的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和训练总营,从省域层面做规划、建体系、抓赛训,育人才,着力打造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齐鲁样板”,助推山东校园足球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利用作为国家级足球示范学院建设布点单位的重要契机,发挥好“龙头作用”,先行先试,全面探索新时期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
  王桂龙在致辞中肯定了“学转英超”项目与山东省校园足球多年合作形成的成熟培训体系和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指导各级各类学校重视足球运动的全面普及和提高,持续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练员专业能力提升工程,搭建起行之有效的教、训、赛体系,形成了动力强劲、特色鲜明的“山东模式”。王桂龙强调,本次“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项目,是山东校园足球国际化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可以为中英双方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他指出,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要与英方团队共同落实好合作内容,抓好项目实施;各市体育教研员,要对接好项目团队后期定点指导服务;参训老师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授课理念,将在本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转化,并传递给身边每个热爱足球的人,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林海滨在致辞中表示,“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项目是鲁英多领域务实合作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双方在“信任与信心”的氛围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中英两国有着各自独特的体育文化和传统,山东是蹴鞠的故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足球一直以来都是中英两国友谊的纽带。林海滨指出,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在校园足球领域的长期合作,将对共同培养中英两国青年团结、合作、奋斗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引领两国青年加强在各领域的广泛交流。
  Lucy Philippson(露西 菲利普森)首先对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一如既往的支持、合作和努力表示感谢。她指出,继与山东校园足球在“学转英超”项目成功合作之后,期待着通过新的小学体育教育项目开始新的合作旅程,新的合作项目将为教师和教练创造机会,将这些方法纳入他们的实践中,激发学生和青少年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她强调,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通过在英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建立联系、理解和信任支持和平与繁荣,我们相信促进民众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对英国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途径,它将热衷于青少年工作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参加包容、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课。
  开班仪式上,英方团队介绍了“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项目相关情况。本次培训,是“学转英超·未来之星”项目落户中国的首站,共分三个阶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培训我省小学校园足球教师或小学体育教师40余人。项目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知识、技能和自信心,提升体育教师国际化视野,提高体育课授课质量和学生体育课参与度,拓展运动中的参与路径。
  山东省委外办、山东省教育厅、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山东体育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中国教育在线  闫文  山东体育学院 张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