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优秀博士招聘简章(长期招聘)
学校简介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现有郭店、遥墙2个校区,开设普通本科专业40个,形成了以医学为特色,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为支撑的“1+N”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在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同类院校之首。2023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民办高校主榜第一名。
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科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等特色实验室1个。
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9项,省级教改项目6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
(学校详细概况请点击如下链接作进一步了解:
博士招聘专业和岗位
招聘岗位、条件及要求详见附件1。
主要招聘专业列举如下:
(一)医学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等专业);
(二)护理学学科(临床护理、老年护理、护理教育等专业);
(三)理学学科(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专业);
(四)工学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制造、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设计艺术学、电子信息类等专业);
(五)管理学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
(六)经济学学科(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学,统计学、金融科技、财务管理等专业);
(七)法学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政治学等专业);
(八)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学前教育、体育、心理学等专业);
(九)文学、艺术学学科等相关专业。
相关待遇
1.根据学术业绩条件和工作任务,分为A、B、C三类,年薪15-50万元不等,特殊人才年薪“一人一议”;
2.提供周转房免费居住或给予住房补贴,并提供安家费;
3.提供科研启动费(人文社科类15-25万元,理工类20-30万元),科研启动费发放按照学校科研启动费管理办法执行;
4.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或教授;
5.学校依法依规缴纳五险二金(五险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二金为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
6.协助解决子女入学或入托、配偶工作等事宜;
7.被认定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历城区高层次人才的可享受政府相关人才政策;
8.符合济南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可享受济南市人才服务支持政策(30条),如:济南市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15万元)或济南市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1500元/月)、济南市新就业职工租赁住房补贴(1500元/月),以及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安置、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多项人才待遇保障;
9.柔性引进博士待遇,按照“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原则,由双方协商确定。
应聘程序
高校应往届博士研究生,以及具有高校或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具有高校或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具有较突出教科研成果、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学校将优先录用。
(一)需提交材料
1.填写应聘报名表(见附件);
2.应届毕业生提交本人详细简历、身份证、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电子扫描件;
3.非应届毕业生提交本人详细简历、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职业资格证等材料的电子扫描件。
(二)报名
应聘人员将报名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人事处邮箱(xiehehr@126.com),压缩包以“姓名+应聘岗位+应聘教研室+毕业院校+专业+学历+联系电话”命名(如:张三+学科带头人+机设教研室+山东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13012345678)。
(三)面试
学校择期通知资格审核通过人员参加面试。
(四)录用
面试通过人员,学校予以签订聘用协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0531-88795760,15662695083
邮 箱:xiehehr@126.com
山东协和学院2024年博士招聘岗位.pdf
山东协和学院博士应聘报名表.docx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