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院系巡礼 | 教以启智,育以养德——最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部长 徐继存
教育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教育实践无处不在,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从未停止。教育学旨在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增强人们对教育实践的整体理解,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
人在一生中不同阶段接受的教育,既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专业教育领域。教育学部拥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可从不同层面增强人们对教育一般又特殊的理解。
欢迎各地优秀学子加入教育学部,投身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之中,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01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山东师范学院教育系,是山东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6个系之一,也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教育系之一。2000年2月,在教育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科学学院。2006年10月,更名为教育学院。2016年11月,在对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传媒学院教育技术系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成立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5月,教育学部小学教育系正式成立。同年,学前教育系更名为学前教育学院。
目前,学部拥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4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并设有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4个本科专业。现有学生1548人,其中本科生1036人、硕士研究生428人、博士研究生84人。
▲教育学部
▲创客实验室
▲专用舞蹈房
02学科专业优势
学部学科专业实力雄厚,下设教育学系、教育技术系、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设置和挂靠的研究机构有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山东研究院、山东基础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智慧教育研究院和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2023年,成功获批全国24所高校之一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此外,还设有山师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批创新基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基地。
近年来,教育学部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学原理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教育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人文社科重点强化研究基地。学部教育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了B+等次。2018年,教育学学科顺利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这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教育学学科。2020年,教育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截至目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三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部4个本科专业全部上榜,其中3个为A类专业,1个为B+专业,4个专业全部位居山东省同类专业第一名。
03师资队伍
学部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4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学校“东岳学者”人才7人。1人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人入选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5人入选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1人入选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获得山东师范大学“十佳教师”“十佳工作者”“十佳辅导员”“优秀本科生导师”“良师益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90余人次。
04教学科研成果
近5年来,学部立足理论前沿,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出版著作35部,在《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承担国际(地区)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科研奖项2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
▲徐继存教授团队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朱忠琴博士团队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05人才培养
1、探索多元招生模式,实施精细化培养计划
2018年,学前教育专业探索采用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方式,将夏季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测试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后将该模式扩展至其他专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在部分专业实施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思想导学”“育人导学”“专业导学”“科研导学”的功能,实现精细化培养,提高育人质量。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要求,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原则,根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部在2020年进行了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微调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特色,增加“导师制科研沙龙”模块,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自主发展课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内在一致性,建立了“课程+实训+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根据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面向产业不同岗位需求,设置了多元专业自主发展课程模块。成立了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0个教研室和4个公共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研究。实施课程负责人制,统一规划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开展配套的教学基本资料建设、教材建设工作。借助教育技术系的特有优势,积极开展混合式、在线式课程建设,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计划,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4、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
学部成立产学研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多个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制定了本科生科研创新专题基金管理办法,搭建本科生科研成果发表平台——《育林》,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2023年,学部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9项。各种科研活动与研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生杂志《育林》
06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部有大量到境外访问、交流、实习的机会。50%以上的老师有海外经历,本科和研究生均开设了系列英文课程。持续推进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合作进程,从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加大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BC、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肯尼亚肯雅塔大学的合作力度,并积极开拓新的合作学校。每年邀请10-20名高层次国外专家来访,洽谈合作和交流事宜,支持5-10名青年教师到境外进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会议5-10人次。高额度资助学生参加本行业的境外国际会议,实现本科生与国际大师零距离接触。
07学部风采
▲学部举办“教育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国际学术会议
▲学部“融爱未来”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
总决赛全国金奖
▲学部获批“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
▲教育学部与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共同设立“田家炳奖学金”
08桃李芬芳
戚万学,1980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等。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山东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述胜,1981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1991年自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1年起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研究院)。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起,担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高校文科重点教材《中国教育思想史》首席专家。
王坦,1981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齐鲁医科大学(筹)临时党委副书记、行政领导小组副组长、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地方史志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是我国最早研究合作学习的知名学者。
李剑萍,1987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兼教育系主任,2002年调任聊城大学副校长,2010年任天津城建大学常务副校长,2013年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厅级),现为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刘伟敬,198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199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广播电视系统工作,主任记者,现任济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文旅体育频道党支部书记、频道总监。从事电视行业30多年来,创办一系列栏目,荣获国内各类大奖,曾获中国电视最高奖“星光奖”优秀栏目奖、“第八届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地面频道综艺类栏目满意度十强”等。
张晗,1998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2系主任,教授,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会员,中国学前教育学会会员。
▲点击上方专业名称即可查看各专业介绍
咨询电话:0531-86180169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