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坚持校地融合发展,打造“校城命运共同体”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高校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城市提供人才、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有力支撑,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城市也为高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发展动力。作为滨州土生土长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山东航空学院在这方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念兹在兹,山东航空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理念,心系地方发展,把服务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自2022年12月省市共建协议签署以来,学校大力实施开放融合战略,以落实省市共建任务为纽带,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度,聚力把学校打造成滨州市链接创新要素、承接高端人才、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平台,为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层次人才共引共用共享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学校主动对接人才强市战略需求,围绕滨州市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和“十强”产业发展,打造滨州市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为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成效显著。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实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引进、培育博士150余人,引进国家级人才9人,省部级人才2人,联系海外高层次人才50余人,滨州市政府每年为新引进博士提供每月5000-7500元的生活补贴,助力学校提高博士的引进待遇。二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入企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博士企业行”活动20余次,选派 60余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发挥学校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19名博士到地方脱产挂职科技副职,2名博士担任滨州市企业科技特派员。三是高端智库建设取得新进展。打造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服务基地和专家队伍,建设经济管理、航空等智库2个,“南高加索研究中心”和“非盟国家研究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优势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不断深化。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滨州市重点产业领域,创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强化8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一是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建强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为引领的雁阵式学科体系,推进学科高水平建设与内涵式发展。采取“揭榜制”“签军令状”形式制定学科建设任务表,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提高学科建设效能。二是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制定实施《高水平应用本科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规划(2024-2026)》,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智能建造、数字经济3个本科专业实现招生,智能建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工程4个本科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等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工科专业认证申请被受理;4个师范类专业认证申请被受理,其中3个完成进校考查,专业认证工作扎实推进。三是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实施《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69人,遴选产业导师(兼职)184名,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持续稳步增长。
“定制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产业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一是深化“1+N”多元模式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制定《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计划》,飞行学院获推参加第二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评选,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主办山东省第一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制定《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校级专业特色学院2个,获批省级专业特色学院1个。二是开展社会人才培训。开展渤海汽车青年干部培训项目,承办山东省中小学省级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滨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业务能力提升、中国农业银行滨州分行青年员工“远航”赋能提升、滨城区市东办事处基层干部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班,培训滨州市企事业员工、党政领导干部、教师4000余人。三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帮扶”工作。与滨州科技职业学院签署对口帮扶协议,成立对口帮扶工作组,3人担任省派民办高校党建指导员,20余人承担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四是鼓励毕业生留滨就业创业。2023届毕业生留滨就业850余人,留滨率25.85%,2024届毕业生留滨就业690余人,留滨率27.39%,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贡献度持续提升。
航空内涵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学校紧密对接交通强国国家战略、新质生产力发展亟需和省、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学校航空办学特色服务航空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航空内涵建设水平,学校成功更名山东航空学院。一是深化与航空类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实施《融入航空业发展行动计划》,新增服务航空业发展项目80项,与航空类企业、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40余个,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航空类人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不断强化航空人才培养、航空科技创新、航空决策咨询、航空文化建设。二是健全航空人才培养产业链。建成山东大高国际飞行学校,获批中国民航局CCAR-141部合格证,取得飞行训练资质,有效完善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民航飞行员“一条龙”培养,成为全国拥有航校的三家本科高校之一。航校学员训练有序开展,已合计飞行3820余小时,飞行9090余架次,转场790余架次,累计通过考试毕业学员28人,其中多发商照学员24人、单发商照学员4人,在海南航空、首都航空、福州航空等航空公司就业。与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2024-2026年飞行学员委托培养合同,22名学员在航校开展训练。三是服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制定实施《服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在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驱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优化、社会服务拓展以及文化体系建设等六方面细致部署。学校是滨州市低空经济产业专班副组长单位,受邀向省、市相关部门提交低空经济相关报告10余份。成立无人机研究院和无人机产业创新研究院,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等企业发起成立山东省低空经济协会,学校是副理事长单位。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聚焦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能力和水平。一是为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在滨州市沾化区、滨城区开展小麦施肥技术、农药施用技术指导工作,与博兴县麻大湖国家湿地保护区联合开展水体生态监测技术示范和推广,与无棣县山东绿风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牧草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与滨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滨州市科协等单位合作开展林草、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近年来,与滨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州生态环境局合作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各项监测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多项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与滨州市民政局签订黄河地名文化研究服务协议,与央企签订“黄河文化融入国家能源博兴发电有限公司党建”协议,制作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渤海英烈王博昌》专题片,“黄河古镇”项目在省民政厅立项,黄河国家重大战略智库研究成果“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创优区划设置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获滨州市分管副市长的肯定性批示。三是孙子文化研究工作有序开展。与滨州市孙子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孙子文化“六进”活动,与滨州市博物馆、文旅局等合作开展“孙子兵法公益讲堂”,协办海峡两岸孙子文化论坛,承办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协助滨州市孙子文化研究中心、滨州市电视台拍摄纪录片“追寻兵圣足迹”。四是地方立法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承担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研究课题,开展山东省黄河保护立法制度研究、备案审查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和路径研究,为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滨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对山东航空学院地方立法工作及承担的地方立法课题项目成果给予审示表扬。五是多项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工作取得新成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阳信分院、阳信县农业局(乡村振兴局)教学实践基地,为阳信县乡村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为惠民县乡镇制定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发展规划。
服务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主动融入滨州市委、市政府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持,先后被滨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富强滨州”建设、“品质滨州”建设“金星奖”。一是强化服务地方顶层设计。推进落实《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实施《落实省市共建与服务滨州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工作方案》,开展各类服务项目240余项。二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调研滨州市各县(区、市)主导产业及企业情况,制定对接服务清单,打造“一区一县一特色一品牌”。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合作,与滨州市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80余个,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服务平台20余个。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滨州市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横向课题230余项,协议研发经费6300余万元,转移转化科技成果70余项,合同成交总金额65万余元。与滨州市科技局共建“滨州市产学研合作专家库”,108博士(专家)入库;与滨州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科创专家库”,49名博士(专家)入选。三是建设新型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滨州市企业牵头成立锂电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锂电产业创新研究院、无人机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滨州职业学院建设全国高端铝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黄河三角洲生物经济产教联合体、滨州市产教联合体,联合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建设汽车轮毂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文/李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