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山东产教融合峰会在济南成功召开
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济南大学和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产教融合研究院具体承办的“第二届山东产教融合峰会”于12月7日在济南召开。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省政府参事、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郭永军、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秘书处处长高婷、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于涵 、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毕筱奇、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山东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席王睿、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交流中心教育办公室CEO吴东、上海合作组织世油能源中心秘书长孙连生、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石忠、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宋惠国、山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宋承祥、济南大学副校长王霞、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宋新刚、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杜德昌、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王济胜出席峰会,来自全国各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峰会。大会开幕式由王霞主持。
本次峰会以“数字赋能·多元创新·平台服务——促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为主题,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围绕高质量产教融合、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化、数字化育才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等议题,分享研究成果、开展深入探讨。
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石忠先后致辞,对前来参加峰会的各级领导、专家、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指出,产教融合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建构的过程;产教融合需要借力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教育,赋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在讲话时指出,山东是教育大省,在全国教育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山东坚持把产教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创业的“稳定器”、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催化器”,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教育与产业双向奔赴、相互赋能。希望校企携起手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玲发布了“山东省教育智库建设及联合打造数智化平台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持续研究与服务项目”,《2024产教融合发展研究报告》,科产教融合成果研发、孵化、转化指导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倡议建立“中德数字化育人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山东省社会组织总会社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峰会还举行了“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交流中心、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中心教育办公室山东中心”揭牌仪式。
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王新波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研究处李利利副处长、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交流中心教育办公室张鼎政主任分别作了《赋能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何为与何以为》、《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适配性发展的探索与思考》、《精育励志产教兴》等主旨报告。
下午的专家报告部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青岛科技大学陈克正校长、德国XU指数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菲利普·德·卡斯特罗·索埃罗教授、北京产教融合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杰、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原党委书记刘光泉、山东国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健、山东智慧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光等先后围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高水平教科产融合、数字时代国际教育、数智时代育人模式创新、数智赋能产教融合、数字时代产教融合的机遇挑战以及数智化康养等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峰会提供了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系统化的产教融合盛宴。
最后,为促进校企之间实质性合作,峰会设置了“产教融合热点问题解决方案分享及合作意向签约”环节,围绕高质量就业创业与人才精准供给、“职教出海”、职业院校运营与管理、职业院校人才联合培养、AI赋能数字化求职、产业学院与基地融合共育、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以及山东与东盟国家高精尖人才、科学技术、优质高端产业项目引育等进行了交流需求与服务资源展示,进一步彰显了峰会作为公共平台和多方联结机制的重要意义。
本次峰会是继去年首届峰会之后的再次的积极尝试,峰会不仅延续了首届峰会的精神和成果,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和深化,突出国际化产教融合培养数字化转型所亟需的人才,展现了山东在产教融合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标志着山东产教融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议汇聚了政、校、企多方力量,共同探讨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推动国际化产教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峰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和新机遇,有力地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山东乃至全国的产教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