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以“匠心研学社”为同心圆,打造“匠系”青年培养新模式
国家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应用研究型大学,其教学目标更偏重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深远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应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工匠精神缺失问题,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创新性地建立了“匠心研学社”,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核心阵地。匠心研学社的引领围绕学、思、践、悟四大核心环节展开,旨在全方位锻造学生的匠心品质。
(一)学以致知:理论浸润,匠心启蒙
匠心研学社的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具体学习方法:一是集中理论学习。组织研学社成员每周观看大国工匠精神专题片,了解不同时期大国工匠背后的奋斗故事,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二是积极邀请社会名匠开展讲座。以讲堂文化为载体,邀请全国先进工作者胡彩萍研究员等“名师名匠进校园”,让学生面对面聆听名师名匠“讲成长故事、奋斗故事、劳动故事”,以榜样力量润匠心。三是学习校内优秀学子事迹。邀请保研、科技创新、社会工作突出学生组建“匠系青年”宣讲团,利用“阶梯成长”分享会等途径宣讲。
(二)以“思”促行:思维碰撞,匠心深化
匠心研学社不仅重视理论学习,更鼓励成员加强思考,通过思维碰撞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一是定期开展匠心交流会。研学社每周开展一次成员交流会,成员之间围绕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工匠精神等主题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分享个人感悟、交流学习心得,成员们相互启发,共同提升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水平。二是举办专题研讨会。针对工匠精神的不同方面,研学社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讨论。研讨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三是经验总结会。每学期末,研学社举办学期经验总结会,由指导老师带领总结一个学期以来的各项工作,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成员成长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成员们明确方向、不断进步。
(三)以行“践”学:知行合一,匠心锤炼
为了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研学社为成员提供了多种实践机会,推动成员在实践中深刻体悟工匠精神。一是参观工匠精神展馆。研学社组织成员前往德州齐河工匠精神展馆,近距离感受“脚踏实地做技术”的工匠精神。前往滕州“六馆一塔”博物群参观学习。领略“中华善城,现代滕州”的独特魅力。二是寻访工匠大师。研学社成员组建“寻访齐鲁名匠,探寻工匠精神”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国土测绘院、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等地采访劳动模范。学习劳模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三是传统手工艺匠人专访。研学社成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拜访了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和淄博周村董氏雕漆的传承人。四是以文增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两期匠心文化节活动,开展“寻找身边的匠心达人”“鲁班锁制作”“校园寻宝大赛”等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努力争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引领者。
(四)以“悟”为径:心灵触动,匠心传承
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研学社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反思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一是开展辩论比赛。研学社组织名为“佛系青年”与“匠系青年”的辩论比赛,借助辩论这一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思维碰撞深入探讨工匠精神与当代青年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二是形成工匠精神感悟集。研学社鼓励成员将自己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所思所感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工匠精神感悟集。这些感悟集不仅记录了成员们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定期分享和交流感悟集中的内容,成员们能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三是拍摄工匠精神微视频。打造《讲好工匠精神》系列微课,通过系列宣讲,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
“匠心研学社”项目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未来的工作中,将通过多方位的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培养出更多具有匠心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作者:张懿文 刘源 段若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