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校长孙承武在省政协会议上积极履职建言
2025-01-27 12:40: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1月19日至23日,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济南召开,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共商改革发展大计、共谋社会民生福祉。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省政协委员、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参会,为发展献计、为民意发声。
  1月21日上午,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教育界别协商会会上,与会委员围绕“降低‘三育’(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让更多人愿意生、养得起、教得好”议题建言献策。徐东升关于提升民企对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的建议受到《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徐东升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在体制内外就业选择上存在显著“剪刀差”,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民企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与体制内单位相比差距明显,难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他呼吁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努力缩小体制内和体制外就业的“剪刀差”, 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解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题”。
  徐东升还提出了《关于推动网约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他分析了当前网约车行业在平台规范、司机权益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完善、部门联动、优化税收机制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徐东升特别强调,要加大对平台公司的考核力度,规范其运价行为,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搭建服务平台,为司机提供更多保障,切实提高行业从业者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孙承武围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提出了两项重要提案,彰显了职教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在提案《关于在职教本科院校中试点单独招生的建议》中,孙承武指出,目前职教本科院校的招生主要依赖传统高考模式,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特长的全面考核,他建议,在职教本科院校中试点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同时为在技能大赛中获奖、艺术体育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以及退役军人开设单独录取通道,为更多具备技能特长的学生提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也将为社会输送更多大国工匠型人才。
  在提案《关于加强利他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建议》中,孙承武指出,当前的职业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利他教育作为一种以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利他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政策支持、教师培训和实践活动推广等多方面措施,推动这一理念在职业院校落地生根,将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大众日报》围绕“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孙承武履职提案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我省拥有540余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00多万人,是名副其实的职教大省。当前,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职业教育的关键地位与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为此孙承武建议:一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加强职业本科教育建设,切实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有关“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等要求落到实处,保障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打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更适合的教育类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徐东升常委、孙承武委员将继续忠诚履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助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同时,学校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山东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多山外大力量。(通讯员:杨宜林 廖 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223529517 2024-07-24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