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山东省第一批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山东省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山东省教育厅遴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
学校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山东协和学院在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5位,连续4年荣获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殊荣。
雄厚的办学基本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119.49万平方米,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35亿元,形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络体系。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4.36万余册,电子图书209.53万册,纸质期刊4387种,电子期刊58436种,建有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是“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图书馆示范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管理先进单位”。
现有专任教师125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06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520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 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274人,历城区高层次人才103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1个,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
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内设199个学科专业功能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建有1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
学校现设有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思政部)八个二级学院(部)。
招生专业
招生范围
(一)我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专科毕业生。
(二)具有我省户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报考条件
考生报考专升本需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
(二)身体健康。
(三)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专科学习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纪律处分,但报考前已解除处分的。
(四)2021年8月底前取得普通专科毕业证书。
(五)应届专科毕业生须通过毕业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获得学校推荐资格,或通过报考高校的专业综合能力测试获得考生自荐资格;应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经省级以上扶贫机构认定的)均具有报考资格;应往届退役大学生士兵(指专科在校生或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后退役人员)均具有报考资格。
(六)报考医学类专业专升本的,所学医学类专业应保持相同(专科中医骨伤专业除外,升本时对应本科中医学专业)。
(七)自荐考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相关信息详见我校官方网站公布的《山东协和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实施方案》。
录取规则
学校本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录取工作。
高校推荐考生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依据考生4门公共基础课总成绩、所报志愿和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我校根据投档考生成绩择优录取。
自荐考生达到报考我校有关专业投档分数线的,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依据考生4门公共基础课总成绩、所报志愿,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以增列计划方式录取。未达到报考我校有关专业投档分数线的自荐考生不予投档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实行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志愿填报、投档录取、录取要求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及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录取比例不足40%的按40%执行。
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2002〕参联字1号)要求,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可免试升入本科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具体办法参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高职(专科)学生参军立功退役后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鲁教厅办发〔2016〕8号)执行。
资格复查及证书颁发
新生复查:未能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不得报到入学。新生报到后3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不予学籍注册,由学校负责清退。新生录取入学后不得转专业。
证书颁发:专升本学生修业年限一般为二到四年,学生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由学校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专升本学生毕业证书标注“在本校专科起点××专业本科学习”。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学校授予相应学位。
联系电话:0531-88795666 0531-88795777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