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主理人:李晔,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所、情报所所长,教授,2000年山东省理工科高考第一名,清华大学本硕博毕业生,对高中学习方法有独到的研究,公开出版《改造你的学习》《三招上清华》《知识改变人生》等作品,本期发布“教授们5分钟高考攻略”分享给朋友们,期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启发。
专栏主理人:刘长才,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现任2019-2022年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评审专家,山东省首届普通话水平测试省级视导员。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制度、教师教学发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统计与决策》《求索》《企业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6项。
李晔教授: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六策。希望在高考中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六策,策策有妙计。
我先给出的第一个计策就是“同学交流,放松情绪”。因为我们大部分的同学在高考来临之际,都会有一种紧张的情绪存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当我们的祖先还没有进化到人这一程度时,经常会面临各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对未知充满了恐惧与敬畏,人的紧张感也就由此而生了。
因此对于我们高考学子来说,随着距离高考日越来越近,焦虑、紧张等情绪越来越明显是很正常的。但这种情绪不是不能够把控的,过度的焦虑、紧张也会影响我们的高考状态,那么面对紧张的情绪,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同学交流。大家处在同样的压力和情境之下,我们与同学能够达成一个“感同身受”的状态,情感可以引起共鸣。
与同学交流,你会发现他们也同样处于焦虑的情绪下,这时候就是抱团取暖了,毕竟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你们可以一起去分析现在的环境,通过不断地对比,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当看到自己的优势时,自信就会不断上升,进而有效地克制紧张的情绪。
同时,对于目前的氛围来说,我们与同学们交流也是相比于与其他人交流更放松更自在的一个方式,交流时的各种题外话、小插曲也可以使心情放松。
刘长才教授:
人是群居动物,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抱团取暖的确是一种缓解紧张情绪的好办法。在考前这段时间要学会和同学同舟共济,多交流一下现在的情形,缓解一下紧张情绪。第一个计策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第二个计策会隐藏着怎样的高考密码呢?
李晔教授:
第二个计策就是“抓住优势,提高成绩”。这个其实和我们经济学上的边际成本有关,什么是边际成本呢?就是当我们做一件事时,新增的投入对总成本带来的增量。那么我们该怎么复习,使边际成本最小化呢?
在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要紧紧抓住最能提高我们分数的关键部分。举一个我朋友的实例,我朋友的数学是他所有学科里成绩最差的一门,在意识到问题之前,他的数学最高分是80分,做题的时候往往做不完整套试卷。后来他发现,数学分数占比很高,这样下去数学一定会拉低他的整体分数,于是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我要保证所有的基础题我能拿到分。于是他开始打牢基础,做到基础题不丢分,中等题多得分,放弃难题,最后他的数学高考成绩是100分。
这就是一个策略问题,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科,他把握最后的时间,打基础,把边际效益最大化,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最能拿到的分数。
截至高考,我们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了,我们要在这段时间里使效率最大化,使边际成本最小化,要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产出。建议大家,对于薄弱学科要打基础,抓重点,弃难题。对于优势学科要稳基础,稳重点,冲难题。在考试作答时,遇到难题可以先跳过,先保证全卷基础题不丢分,再转回来攻难题。
刘长才教授:
找到自己投入时间少,产出最高的地方,也就是如何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有最高的效率,使边际效益最大化,实是一条妙计!那么又有怎样的惊喜在第三个计策中呢?
李晔教授:
第三个计策是“简单做题,进入状态”。
在考试前,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同学只是单纯的等着开始考试,而有些同学则是做一些简单的题,然而正是这些做一些简单题的同学往往能够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它是和我们的大自然的物理现象是相同的,当人们进入某种状态后,就会产生某种惯性,并保持下去,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定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快速进入考试状态,在有限且紧张的考试时间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考试节奏。如果在开始考试之后,再开始进入状态,就会有一定的时间浪费在了你寻找状态的过程中,高考可是与时间赛跑的,这会对高考产生很大的影响。
刘长才教授:
路径依赖定律是我们管理学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它能够解释很多现象。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在发布试卷后,一定要先浏览一下试卷,了解这个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布,先做几个简单的题进入状态、增强信心。第三个计策也很好地理解了,那么第四个计策中又蕴含了怎样的奥秘呢?
李晔教授:
第四个计策是“学会选择,先易后难”。在高考结束时,大家总会发现一些同学懊悔为什么没有先做自己会的,反而在难题上丢了大把的时间,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做简单的题,这其实就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通俗的来说,A和B两件事,在相同时间内,我们做了A就会收获A;同样,我们做B就会收获B。但是如果我们做了A,那么B就是我们的机会成本,相反如果我们做了B,A就是我们的机会成本。那么我们在考场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答卷,清楚题目的难易分布,然后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得到自己能拿下的分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高考的题目并不都是难题,它的难易分布有一定的比值,一般基础分比较多,我们将基础题做完了,就减轻了一些心理压力,可以更加专心的思考那些相对较难的题,时间上也就更加合理了。
刘长才教授:
壮士断腕有舍有得,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取舍了。要先去做对于我们相对简单的题,保证会做的题不丢分,然后再去做那些比较困难的题目,做对就是“赚到”。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保证了能够最大比例的拿到该拿的分数。
前面的四个计策这般实用,真令人好奇这第五个计策,李晔教授速速揭晓吧!
李晔教授:
第五个计策是“学会放下,当断则断”。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下我们的沉没成本了,通俗的来说,沉没成本就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面对未来的收获,我们就不得不放下过去,而考虑将来的收获,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
在高考中,心态绝对是影响我们能否正常发挥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如果我们走入考场的那一刻,还在因为上一场考试的得失而忧心忡忡,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们这一场考试的状态,甚至会对我们这场考试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比如我那一届的一个同学,他本来就是学霸级的,但是因为在数学考试上的滑铁卢,使他久久不能放下,因此在下一场考试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去专心答题,导致下一科也紧跟着失利。
可见,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们就应该放下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它仅仅代表过去,而不是未来,绝对不能让它影响到我们其余的考试。
刘长才教授:
放下过去,才能拿得起将来。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这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考试,更教会我们如何看待过去与未来的关系,不仅对我们高考是一种教导,也对我们的人生是一种教导,太赞了!
前面的五个计策如此精彩,李晔教授快给出第六个计策吧!
李晔教授:
哈哈,希望这最后一个计策能让同学们满意!
第六个计策是“高效检查,避免重复”。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考试时如何检查,甚至有些同学直接就不检查了,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分数流失。
对于如何高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不同的方法重新计算。因为相同的方法计算只能检查中间数值是否错误,而没有办法检查思路是否存在问题,这也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路径依赖定律,换一种方法也就是换一种思路,可以让我们更精准的查找到之前用的方法是否存在思路上的缺陷,可以更好的去查找捕捉并规避我们答题时的误区。
刘长才教授:
避免思维定势,换种思路不仅可以用于解决检查问题,还可以用于难题解答,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正是这种方法吗?
谢谢李晔教授今天的高考六策。同学们,你们get到妙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