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在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紧跟时代步伐,以智能制造产业链为依托,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生产流程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构建了由省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省经信委、教育厅、财政厅批准的企校共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及校级重点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组成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高水平专业群。
(一)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推动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的“四位一体”育人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群依据智能制造产业链逻辑关系组建,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制造需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专业提供支撑,而智能制造装备的制造、装备过程又与智能制造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这就使专业之间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形成交融互通的关系,在技术、岗位以及课程等方面相互支撑。同时,智能制造应用专业群是在省级品牌专业群基础上吸纳两个职业本科专业,在巩固已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的同时,提升整个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三段式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促学生学习创新双主动
机械工程学院在专业群建设中坚持校企合作,教学内容以企业研发生产项目为载体,创新并实践了三段式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即“先技能,后理论,技能理论一体再提升”三段式的基于“教、学、产、研、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描述为:先实操激发兴趣使学生知其然,后学理论茅塞顿开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最后技能理论交融提升。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学生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让其形成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不仅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创新的意识也明显加强。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共获得二百多项奖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5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9项;省级一等奖65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87项。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院被授予“山东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称号。
(三)校企合作“四真”生产性实训车间,助学生技术技能双提升
机械工程学院在专业群建设中,与企业共建了“真设备、真产品、真工厂化生产、真企业化环境”的生产性实训车间。经国家数控技术中心、国家快速制造研究中心批准,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立了国家数控工程中心山东培训分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建成了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形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技术开发、培训与鉴定一体”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从而提升了专业水平和影响,在使教师、学生了解、学习先进制造技术,获取高等级技术证书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技能突出,双证获取率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0%。机械工程学院先后为中国重汽开办8期数控培训班,计500余人;与山东富美等公司建成以机械工程学院3D打印技术为依托的合作平台。举办3D打印培训班,培训370人次。
全自动血液微量元素分析仪
盐芯自动化生产线
(四)二个基于产教融合的跟进策略,助学生经验、能力双积累
针对教和学的不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创新并成功实践“青年教师进车间跟项目塑双师”和“大学生进车间跟项目塑双能”策略。青年教师通过进车间了解设备基本情况、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参与完成校企合作项目的研发;“青年教师进车间跟项目”模拟了企业环境,完成了企业项目从设计、生产到产品检测的多环节,让教师身临其境参与锻炼的同时,还能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因此有效缓解了双师培训与教学安排之间的冲突。吸纳有能力的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参与校企项目的研发,注重学生们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能进行独立的专业开发和改造。通过该策略全面提升教师、学生的动手能力研发能力。
近几年,机械工程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建成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校企共建工科专业2个(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技能名师1名,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获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机械工业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校企合作主编教材13部,发表EI论文4篇,论文70篇;获得专利50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1项。
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训条件为智能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造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品牌专业群必将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率,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