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特点。历史演进维度来看。长期以来,该领域的理论框架与话语体系受西方学术传统影响,主要由西方的概念叙述、学术话语以及权威学者所主导。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和规律而建立的财经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现实以及改革实践,往往缺乏全面有效的解释力。学科应用维度来看。财经专业的发展构建与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制定和发展策略规划紧密相关,要求专业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在理论与实践上高度统一,形成适应中国国情、反映中国本土财经特色、服务中国学生成长成才的专业内容。育人目标维度来看。作为培养未来经济管理和金融领域高端人才的重要学科,财经类学科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高素质财经人才。
基于上述特性,财经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也是推动财经教育高水平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高质量推进财经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可以从“课程”“教学”“教师”三个关键要素及其衍生点着手发力。
一、筑牢主阵地:丰富课程内容,确保思政内容有机融入
一是紧扣课程育人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相关行业和专业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他们具备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和德法兼修的职业素质。财经专业要以此为遵循,注重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糅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专业素质与道德品质相促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财经人才。二是丰富课程育人内容。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始终聚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根据财经类各专业的独特性,采取差异化策略,因“专业”而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如,在金融专业中融入金融伦理教育;在会计专业中融入诚信教育;在国际贸易专业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比较教育等。鼓励开设跨学科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多领域知识,拓展国际视野,夯实职业素养,提高解决复杂财经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强化教学资源支持。建立结构健全、内容丰富的财经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支持系统,积极组织编写、开发、出版反映中国财经领域最新政策变化和实际情况的、能够将现代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的本土化教材、教辅及课件。进一步突出财经专业教材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财经类课程协同育人的需求。
二、优化主渠道: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一是突出案例教学。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引入现实世界的财经案例分析、行业报告解读等内容,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与认同。例如,通过剖析金融危机、企业并购重组等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财经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特点。二是突出互动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翻转课堂、模拟演练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课程、大数据分析工具、虚拟现实(VR)技术等,增加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实践体验,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同时拓展师生在线交流平台等空间渠道,保持育人的连贯性和深入性。三是突出实践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企业实习、实地走访、志愿服务等,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对国情世情社情的理解认知,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实操能力。与企业、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策划执行社会调研或公益项目,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深刻体悟财经专业的核心价值。
三、建强主力军:强化教师队伍,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一是培训促提升。结合财经专业教师的实际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组织教师参与实际项目,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资讯,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例如,与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推荐教师参与金融分析、会计审计、国际贸易等项目,将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提升课程的实用性。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扩展国际化视野。依托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教师国情研修等渠道,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培训,组织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财经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二是研究促提升。针对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加强财经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如,鼓励教师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分析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探索企业如何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社会福祉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与外交政策,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等。三是机制促提升。建立健全财经类各专业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建设课程思政共建平台,紧扣财经专业育人特色,定期举办经验交流、案例互鉴、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系部、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单位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专业课教研活动。支持优秀的财经专业教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作者:王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研究员;赵阳子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研究员】
**本文为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财经专业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立项编号:C2021118)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