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成都锦城学院王亚利校长:办一所百年长青的大学
2022-06-14 10:55:00
成都锦城学院
  1982年在四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参与锦城学院筹建,之后担任学院校长。2022年,是王亚利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第40个年头。2002年,我国本科高校仅620多所,而20年后,中国本专科院校高达3000余所,可以说,她见证了高等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
  2002年,锦城学院开始筹建,采用的是独立学院的体制机制,四川大学是申办方,王亚利受投资方和申办方的共同委派,全程参与了学校的筹建工作。“我们建校之初就决心要把学校建成‘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独立学院。”“2021年‘转设’之前,我们在软科、武书连独立学院排行榜等第三方评价中,常年处于同类院校全国前十、四川第一的位置。2022年,我们在软科的排名是同类院校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
  学校在2013年提出了“锦城梦”,而全体锦城人的愿景,则是要把锦城建成一所百年长青的大学。
王亚利
  初心:让广大青年学子“有学上,上好学”
  2002年,我国本科高校仅620多所,普通本科在校生约52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含本科高校、大专院校和成人高校在内的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刚刚突破15%。“锦城学院的创办初衷和发展动力,就是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学子‘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
  初创之时,锦城 “依托名校建名校”,在四川大学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用一句话概括锦城的办学定位就是“建设一所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型、创业型大学”。学校建校17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累计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我们从建校之初就定位于办应用型、创业型大学,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锦城健儿们向前冲
  帮助学生实现增值
  学校提出“毕业生能否为社会需要并认可,是检验应用型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做人第一,能力至上”,培养社会需要的“会做人、能做事”的经世致用之才;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两强于”——学生在动手能力上强于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在理论基础知识上强于高职学校的毕业生。
  “学生的增值靠的是教育的赋能。我们的五个课堂:教室教学、实验室教学、生产基地教学、课外活动和网络课堂等等都在为学生的成长赋能。”学校的图书、实验室、实习、实训、就业等资源也在为学生的成长插上翅膀。
  基于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的“专业设置逆向革命”和“未来型学科专业建设”,学校前后3次对600多家合作企业、众多毕业生和招聘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对2000多个大学生的典型就业岗位的职责、任职要求、工作内容、技能标准、薪资水平、岗位晋升途径等进行了描述,出版了《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报告》。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精准的“导航”。在此基础上,学校把传统的学科导向的专业设置方式转变为“就业岗位(群)到专业方向到专业到学科或跨学科”的设置方式。“通过‘专业设置的逆向革命’,让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契合社会的需要。”
创业大赛颁奖典礼现场
  17年涌现1600多位创业校友
  高校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既具有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创新、创业和经营能力的“双创型”高素质人才。
  锦城学院有“三大教育”,其中一大教育就是“三练三创实践教育”。王亚利表示,“三练”指吃苦耐劳意志训练、组织纪律与团队精神训练、职业素质能力训练,“三创”指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我们从2006年就开展了覆盖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方面涌现出“人人有专利”的“最牛发明班”等典型;在创业方面,通过创业必修课、创业设计方案大赛和模拟公司锻炼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受益。截至目前,锦城校友的创业率超过3%,已产生1600多位创业校友,创立了1800多家校友企业,校友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
  学校的创业教育还获得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奖”“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等荣誉。
  对话校长
  问:锦城提出的“优教严管”怎么执行到位?
  王亚利:“优教”,主要体现在“守正创新”上。“守正”就是不走捷径、踏踏实实搞教育,比如说“上课”这件事,我们是秉持“课堂大于天”的理念,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程与课堂设计”,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八个方面做了制度化的规定,每个老师都要做到,我们还有督导组督导日常教学,有学生评教,这些都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所谓“创新”,就是敢于进行领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锦城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和“最早”,比如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阶教学”“深度学习”“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培养并重”“未来型人才培养”“长板原理”等等,这些理念和实践都是走在前列,而且是与国际前沿接轨的。
  至于“严管”——我们有一个“三不放”的要求:指“教育不放任,管理不放羊,考试不放水”。比如我校的教学管理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各占50%,如果学生的平时学习出现了异常,教师和辅导员就会及时发出预警,这就是过程化的管理,用好的过程保障好的结果;又比如我们的考试和毕业论文(设计)坚决不放水,坚持了很多年,学生都知道不能心存侥幸。但我们对学生不是一味“管得很死”,实际上是“严格和宽松相结合”,要求和管理是严格的,但环境和气氛是宽松的。我们有一个“三自三助三权”计划:“三自”指学校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实践,自律管理;“三助”指学生可申请担任助教、助研、助管;“三权”指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生活管理权,课外活动安排权。所以锦城是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气氛是严肃而又不失生动活泼的。
  问: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是老师,作为应用型大学,锦城是怎么打造自己的教师队伍的?如何确保教师教学“高质量”?
  王亚利:学校现在拥有一支“知名学者与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全身心投入锦城教育事业是锦城教师的第一师德。”在我们学校,没有“上课来,下课就走”的现象,学校为每位老师提供了办公室,每位老师一周至少要坐班2次,专门为学生解答学业疑惑,指导学生科研、竞赛,等等。你到我们学校来看,晚上八九点钟,还有很多老师和辅导员没有下班,要么带着学生做项目、要么带着学生开展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全天候服务学生成长”,我们就是这个风气。目前我校双师型师资占比超过60%。
  这几年,学校涌现出许多优秀老师。比如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省本科高校教指委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有40余人,等等。
  问:锦城有一句话:“一个好的计划或设想,人们想到了不一定能做到,做到了不一定能做好,做好了不一定能坚持下去……只有那些想到了、做到了、做好了而且能坚持下去的人才会取得成功。”您怎样评价这句话?对当代高中生有什么借鉴意义?对即将考入大学的中学生,您有什么寄语?
  王校长:这是我们邹广严校长的名言,也是他从业几十年,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功的“秘诀”和“心法”,我们的师生、校友都认为这句话非常经典。我想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四个递进的层次——想到、做到、做好、坚持下去。我相信年轻的朋友们对这句话应该会有所体会和共鸣,而且随着阅历的增长,这样的体会和共鸣还会加深!
  我想对高考考生们说:“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希望大家坚定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努力冲刺,调整状态,沉着应考,旗开得胜,圆梦理想中的大学和专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