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3-08-18 20:26:0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探寻蚕桑农业文化,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到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对村民走访、到白蚕场养蚕基地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桑蚕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乡村振兴现状和农产品发展新风貌。


  盐泉镇是距离绵阳市区最远的乡镇之一,但因其养蚕历史悠久,其养蚕产业作为乡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正逐渐崭露冰山一角。其中,盐泉镇白蚕场还被省农业厅授牌“现代万亩蚕桑示范基地”。近年来,盐泉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在村民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到白蚕场参观了各式各样的养蚕房,并了解了养蚕房的各种标准,原来娇嫩的蚕宝宝对房间的温度、气味都是有很多要求的。一个个方格簇整齐排列,正等着蚕宝宝上簇结茧。


  发展蚕桑养殖,是该村的集体经济,村民们都忙着摘桑叶、喂蚕宝、上簇,干得不亦乐乎。在随后摘蚕茧的体验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养蚕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白蚕场把蚕桑产业作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来抓,让群众抱团发展,连片种植的300亩桑园,让全村养殖户有蚕叶可用,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实现增收。下一步,白蚕场将继续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在深度挖掘盐泉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标准化桑蚕养殖,打造一村一品专业养殖村,坚持走农旅融合之路,将桑蚕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亲身体验摘蚕茧的过程,队员们沉浸式地感受了养蚕人的生活,提高了对蚕桑文化的认识。下一步,实践队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够在网络传播蚕桑文化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桑蚕文化在新时代拥抱新的机遇。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一堂有意义的实践课,通过此次乡村调研,新媒体社会实践团队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展现了青春力量,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将青春力量汇入到乡村振兴中去,共同推进乡村特色农产品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大家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增加了对农业政策的理解,也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充满了信心。

走进乡村博物馆,弘扬民俗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传统文化,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17日走进了绵阳市盐泉镇乡村民俗博物馆。


  盐泉县治地(今游仙盐泉镇)盐泉镇乡村民俗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2014年被命名为绵阳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民俗文化普及基地,2015年被确定为乡村传统文化普及基地。


  文化赋予乡村振兴以活力生机,为乡村振兴聚集力量。这个乡村博物馆位于游仙区盐泉学校内,是由一间50平方米闲置教室改建而来,经过不断地升级改造,整个展厅面积近340平方米。博物馆有木质类、石器类、陶瓷类、电教文印类、民间匠人坊5个陈列室和一个家风家训馆。现在展品5000余件,其中文物30余件。龙骨水车、石碾子等农耕用具石匠、篾匠、剃头匠、弹花匠等所用的工具放映机、手摇式电话、小人书......这些现在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东西清晰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在博物馆,同学们“穿越”到过去,和文物沟通,和历史对话。



  “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大部分都是从当地老百姓那儿收集的。”同行的村民介绍道, “很多东西都是老百姓家里珍藏很久的‘宝贝’,但是知道要在学校办这样一个乡村博物馆,他们都把这些东西免费捐出来了,有祖传的太师椅、清代的牌匾......”。每个物件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它有着50、60、70后的情感共鸣,也让80、90、00后对以前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更是承载了当地百姓们对家乡浓浓的情谊。


  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切身体验了非遗文化草编技艺,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底蕴丰厚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竹编作为中国传统的技艺,它穿越千年,成全中国人骨子里对美的追求,竹编这样的民间工艺品,在农家院的饭桌案头、犄角旮旯,也是随处可见,再普通不过,但也是农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了解到作为“绵阳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乡村传统文化普及基地”,玉河乡村博物馆每周三定向对学生开放,每周五对外开放。学校还扩建了农耕文化体验基地,让大家在了解传统文化之余更能亲身体验各个时节的农事活动,下一步学校还将继续建设农耕文化体验馆和农作物展览馆,挖掘展品内涵、结合教育教学,让乡村博物馆成为了解过去、珍惜现在、思考未来的地方。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表示要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青年一辈,更要继续努力了解学习各民俗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俗文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及谱写民族团结共同富裕新篇章做出贡献。

来源: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作者:龚静;张婞婞;李敏;徐可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