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甜!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同年同月同日生情侣考研齐上岸
2024-08-12 09:21:0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有这样一对情侣,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四年前,他们一同走进2020级机器人工程一班;四年后,他们携手考研上岸成都理工大学。他们是相濡以沫的恋人,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王雷:担任副班长兼纪律委员;获优秀寝室长、优秀学生会志愿者;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桥梁设计项目三等奖

  陈桂林:担任班长兼副团支书;四川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桥梁设计项目三等奖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缘分在锦江延续

  从一开始只知道对方的名字,到实训课上偶然得知同年同月同日生时的怦然心动。他们相信彼此的缘分,并尝试着更深入地了解对方。“耳机和你是全世界”,青春的悸动开始于实训期间的午后小憩。王雷回忆到:“有一天中午休息时一起听歌,耳机里的《Demons》和心跳同频共振,像拥有了全世界。”

  “如朋友般的恋人”,好感在平时的相处里日积月累,如潺潺溪流汇聚为汪洋。陈桂林如是说到,王雷吃苦耐劳的性子,陈桂林在学习生活中深有体会,这让她感到安心踏实。一致的三观,互补的性格,轻松愉快的相处模式,让他们感觉彼此仿佛是朋友般的恋人。

  携手踏上考研路 奔赴彼此的梦想

  结合彼此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王雷和陈桂林决定选择同专业同学校,一起考研。备考时,他们会互相较劲比谁更“卷”,谁也不愿意落后,拼着一股劲努力学。松懈了就互相拉一把,做彼此取长补短的学习搭子,互相鼓励,一起前进。

  一起去成都理工大学吧

  一起考研起于陈桂林的想法,她提出这个建议后,两个人进行了反复讨论。陈桂林说:“我们的专业知识体系庞大,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让我们接触到更加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帮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所以我想考研深造,提升自己。”王雷则认为当下学历仍是许多用人单位衡量求职者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生阶段学到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有机会进入更好的企业,匹配更优质的岗位。”

  他们决定考研后,认真评估了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储备是否充足。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确保选择的院校专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而不是盲目随大流。最后他们慎重将目标院校定为成都理工大学。约定好在有对方的未来里,一起奔赴更好的自己。

  我们会一直在同一条路上

  在学习上他们除了资料共享,一般不会干扰对方的学习进度。两个人一起按照自己的步调稳步前行。王雷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在考研最后冲刺阶段,他们一直被各种烦心事接连不断地干扰:手机被压碎、身份证掉落、陈桂林生病住院等……但他们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

  陈桂林说,在她生病住院时,王雷为她担心而心情低落,可他很快又重振信心,用政治里学到的“物极必反”为她加油打气,告诉她“克服困难后都会顺心顺意”,这句话也一直支撑着她。

  他们说道:“考研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可以用枯燥乏味来形容。但很庆幸无论什么时刻,我们总是陪伴在彼此身边。迷茫不知前路时的无措、高强度学习后的疲惫、啃下一个知识难点后的开心、我们都会和对方分享,因为彼此能感同身受。”陈桂林想对王雷说:“我们在同一条路上,现在是,以后也会是。”

  她说:“现在我可以有底气地说出这句话。”

  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如何克服考研中遇到的困难

  王雷和陈桂林认为,最开始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方向不明确和学习效率不高,到复习后期时则是觉得考试临近还没来得及查漏补缺,心情比较焦虑疲惫。“大家考研遇到困难千万别轻言放弃,可以多和朋友家人聊一聊,他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既能帮你客观分析,也能帮你纾解压力,然后多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焦虑疲惫时不妨适当放松一下,有奇效!”他们说道。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王雷和陈桂林说:“一定要和自己的薄弱学科死磕到底。”备考时,数学曾一度让王雷倍感头疼,但他既没放弃也没失去信心,而是从备考第一天一直学到最后一天。他通过买资料刷题、看讲解视频、整理知识漏洞和错题笔记来查漏补缺并一点点攻克数学上的薄弱知识点。

  陈桂林也说道:“学习没有捷径,攻克薄弱学科的秘诀就是多看多学多做题。尤其工科专业就是需要刷题来增加对知识的熟练度。”

  如何平衡学习与恋爱?

  陈桂林和王雷认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就是他们的恋爱方式,支持你的人不会干扰到你提升自己。学习是一种生活,爱情也是一种生活,决定考研了就一起努力,只是恰好我们是情侣而已。

  “每天一起学习、吃饭、散步,或许没那么多惊喜浪漫,但这是我们的幸福。”陈桂林和王雷说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